《伐檀》感风诗,素食徒挟筴
出处:《和家兄敬怀秋日閒居》
清 · 万光泰
露晞岸草黄,霜落林叶赤。
连畦种污莱,各有卤莽获。
篝车陌头载,墉栉屋后积。
南山落豆萁,伏腊缶自击。
吾生寡筋力,幸辨菽与麦。
《伐檀》感风诗,素食徒挟筴。
匡衡世农夫,扬雄岂仕籍。
驱雀彼何为,今人不如昔。
连畦种污莱,各有卤莽获。
篝车陌头载,墉栉屋后积。
南山落豆萁,伏腊缶自击。
吾生寡筋力,幸辨菽与麦。
《伐檀》感风诗,素食徒挟筴。
匡衡世农夫,扬雄岂仕籍。
驱雀彼何为,今人不如昔。
鉴赏
这首清代万光泰的《和家兄敬怀秋日閒居(其五)》描绘了秋天的田园景象。首句“露晞岸草黄”写出了清晨露水蒸发,岸边草地转为金黄,展现了秋日的鲜明色彩。接下来,“霜落林叶赤”进一步描绘了霜降后树叶变红的景象,富有诗意。
诗人通过“连畦种污莱,各有卤莽获”描述了农人们在田间忙碌收割的情景,虽然辛苦,但收获满满。“篝车陌头载,墉栉屋后积”则形象地展示了丰收的农产品堆积如山,生活物资丰富。诗人以“南山落豆萁,伏腊缶自击”表达了朴素的生活方式,即使生活简朴,也能自得其乐。
“吾生寡筋力,幸辨菽与麦”流露出诗人对自己体力不济的感慨,但仍能分辨庄稼,感受到生活的满足。他引用《伐檀》中的诗句,表达对农耕生活的认同,同时暗示自己像匡衡一样,虽身为农夫,却无求仕之心。最后两句“驱雀彼何为,今人不如昔”,诗人发出感慨,认为现代社会的人们或许失去了过去的淳朴与宁静。
整体来看,这首诗以秋日田园为背景,既描绘了农事活动,也寓含了诗人的人生感慨,展现出清末文人对传统农耕文化的怀念和对现代生活的反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