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国学网>诗词大全>诗句大全>岁月今何在,兴亡迹已陈全文

岁月今何在,兴亡迹已陈

出处:《过楚怀王庙
宋 · 刘子翚
割据销残运,并吞息战尘。
遗民犹悯楚,三户欲亡秦。
念昔怀王立,潜图霸业新。
降颜欣接士,薄伐屡窥邻。
慷慨心何壮,艰难势未伸。
干戈怜暴骨,玉帛更和亲。
末路人多诈,轻谋祸及身。
单车行凛慄,伏甲变逡巡。
鹿走章台下,龙沉渭水滨。
素棺归惨淡,故老恨酸辛。
岁月今何在,兴亡迹已陈
愁阴生古庙,翠蔓锁重闉。
有客投清酹,临江忆放臣。
听谗虽主惑,多难亦时屯。
愤气摩星斗,哀词动鬼神。
飘零琼玉佩,寂寞蕙兰春。
毁誉千年定,穷通一死均。
招魂嗟已矣,抱石想漂沦。
恋恋空回首,行行欲问津。
潸然忧国泪,今古独醒人。

拼音版原文

xiāocányùnbìngtūnzhànchén

mínyóumǐnchǔsānwángqín

niàn怀huáiwángqiánxīn

jiàngyánxīnjiēshìbáokuīlín

kāngkǎixīnzhuàngjiānnánshìwèishēn

gānliánbàogèngqīn

rénduōzhàqīngmóuhuòshēn

dānchēxínglǐnjiǎbiànqūnxún

鹿zǒuzhāngtáixiàlóngchénwèishuǐbīn

guānguīcǎndànlǎohènsuānxīn

suìyuèjīnzàixīngwángchén

chóuyīnshēngmiàocuìmànsuǒzhòngyīn

yǒutóuqīnglèilínjiāngfàngchén

tīngchánsuīzhǔhuòduōnánshítún

fènxīngdòuāidòngguǐshén

piāolíngqióngpèihuìlánchūn

huǐqiānniándìngqióngtōngjūn

zhāohúnjiēbàoshíxiǎngpiāolún

liànliànkōnghuíshǒuxíngxíngwènjīn

shānrányōuguólèijīnxǐngrén

注释

割据:分裂割据。
销残运:削弱残余势力。
并吞:兼并消灭。
息战尘:平息战争烟尘。
遗民:流离失所的人。
三户:指楚国人民。
亡秦:消灭秦国。
怀王:楚怀王。
潜图:暗中谋划。
降颜:谦逊的脸色。
窥邻:侵犯邻国。
干戈:战争。
怜:怜悯。
暴骨:暴露的尸骨。
玉帛:和平手段。
和亲:与敌国联姻。
末路人:处境危险的人。
诈:欺诈。
单车:孤身一人。
凛慄:恐惧。
鹿走:象征楚国衰落。
龙沉:比喻国家沉沦。
素棺:简陋的棺材。
故老:老者。
岁月:时光。
兴亡:国家兴衰。
愁阴:愁云。
翠蔓:青藤。
清酹:洁净的酒。
放臣:被囚禁的臣子。
听谗:听信谗言。
时屯:时局艰难。
摩星斗:直冲天际。
哀词:悲伤的诗歌。
飘零:流离失所。
寂寞:孤独。
毁誉:赞誉和诋毁。
穷通:困厄和显达。
招魂:召唤亡灵。
抱石:自比屈原。
行行:行走。
问津:寻求出路。
潸然:流泪的样子。
醒人:清醒的人。

翻译

割据势力被削弱,战争烟尘逐渐平息。
流离失所的人们仍怀念楚国,誓言要消灭秦国。
回忆昔日楚怀王即位,谋划着新的霸业。
他谦逊地接纳贤士,频繁出兵侵犯邻国。
他的志向豪迈,但形势艰难还未施展。
面对战乱中的白骨,他选择和平而非武力,甚至和亲求和。
末路之人多狡诈,轻易行动却引来自身灾难。
单车出行,恐惧四伏的埋伏,局势紧张。
鹿在章台下奔跑,象征龙的楚国沉入渭水边。
简陋的棺木,凄凉的回归,老人们悲痛不已。
时光流逝,国家兴衰已成往事。
古庙中愁云笼罩,青藤缠绕深门。
有人投酒祭奠,沿江追忆被囚的臣子。
尽管君主受惑于谗言,国家仍面临诸多困难。
愤怒之情直冲天际,哀伤之词感动鬼神。
流离失所如琼玉般珍贵,蕙兰在春天里孤独凋零。
千年的赞誉或诋毁终将定论,生死穷达皆是命运。
招魂已无望,只能想象自己身处漂泊之中。
眷恋不舍地回头,前行寻找出路。
悲伤的泪水不断,他是古今唯一清醒的人。

鉴赏

这首诗是南宋时期的文学家刘子翚所作,名为《过楚怀王庙》。诗中充满了深沉的情感和对历史的反思,从字里行间可以感受到诗人对于过去历史的无限哀愁和对现实的深刻思考。

首先,“割据销残运”一句,透露出战乱频仍、民生凋敝的时代背景。接着“并吞息战尘”表明了战争的连绵不绝与尘埃未定,反映出诗人对和平的渴望。

“遗民犹悯楚,三户欲亡秦”两句,则是通过历史上的楚国与秦国相互消长的例子来表达诗人对于国家兴衰的关切。楚怀王在历史上是一个较为仁慈的君主,而秦国则以严苛著称,诗人此举或是在暗示对当时政治局势的担忧。

“念昔怀王立,潜图霸业新”表达了诗人对于过去英明君主的怀念,以及对未来国家强盛的期望。紧接着,“降颜欣接士,薄伐屡窥邻”则描绘了一种和谐外交、安抚民心的理想状态。

“慷慨心何壮,艰难势未伸”诗人表达了自己的豪情壮志以及面对困境时的不屈不挠。随后,“干戈怜暴骨,玉帛更和亲”则是对历史上战乱中死者的哀悼,以及对生者间和睦关系的追求。

“末路人多诈,轻谋祸及身”诗人指出了人心不古、世态炎凉的现实。接着,“单车行凛慄,伏甲变逡巡”则是描绘了一种孤独与警觉的生存状态。

“鹿走章台下,龙沉渭水滨”两句通过对自然景物的描写,传达了诗人内心的忧郁和对历史沧桑的感慨。紧接着,“素棺归惨淡,故老恨酸辛”则是对逝去时光的无尽哀思。

“岁月今何在,兴亡迹已陈”诗人通过时间流逝与历史变迁的对比,表达了对于过去的追忆和现实的感慨。随后,“愁阴生古庙,翠蔓锁重闉”则是对古老建筑和自然景物的描绘,以及对历史记忆的封存。

“有客投清酹,临江忆放臣”诗人通过设想中的游子与流放者的情感交织,表达了自己对于自由与流离失所的深切理解。紧接着,“听谗虽主惑,多难亦时屯”则是对政治上的误信和困境的反思。

“愤气摩星斗,哀词动鬼神”诗人通过激昂的情感和深沉的语言,表达了自己对于不公与苦难的抗争。随后,“飘零琼玉佩,寂寞蕙兰春”则是对美好事物易逝、孤寂之情的抒发。

“毁誉千年定,穷通一死均”诗人对于名誉与否定的历史考量,以及生与死的哲学思考。紧接着,“招魂嗟已矣,抱石想漂沦”则是对逝去生命的哀悼和对流逝时光的无奈。

“恋恋空回首,行行欲问津”诗人通过对往昔美好的追念,以及对未来方向的探索,表达了自己对于生活的执着与渴望。最终,“潸然忧国泪,今古独醒人”则是诗人对于国家命运的关切和对历史发展的清醒认识。

这首诗通过对楚怀王庙的怀念,展现了诗人深厚的情感、丰富的想象力以及深邃的思想内涵,是一篇集思索与情感于一体的佳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