萍迹犹怜滞水乡,濯缨满地是沧浪
出处:《皇甫仲璋邀饮惠山上》
明 · 袁宏道
萍迹犹怜滞水乡,濯缨满地是沧浪。
罢来仙县郎官绶,扮作青溪道士装。
沙鸟惯人眠不醒,岸花经雨折还香。
相思别后知无益,烂向春风醉一场。
罢来仙县郎官绶,扮作青溪道士装。
沙鸟惯人眠不醒,岸花经雨折还香。
相思别后知无益,烂向春风醉一场。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诗人与友人皇甫仲璋在惠山上的宴饮情景,以及对友情的感慨。首句“萍迹犹怜滞水乡”以“萍迹”比喻短暂相聚的友情,表达了对相聚时光的珍惜和留恋。接着,“濯缨满地是沧浪”运用典故,形象地描绘了宴饮之地的清雅环境,暗示了聚会的高洁情操。
“罢来仙县郎官绶,扮作青溪道士装”两句,通过描述友人换上道士装束,暗示了他们追求超脱世俗、向往自由的精神状态。这种装扮不仅是一种外在的改变,更体现了内心的追求与向往。
“沙鸟惯人眠不醒,岸花经雨折还香”描绘了一幅宁静而和谐的画面,沙鸟习惯于人类的陪伴而不惊醒,岸边的花朵即使经过雨水的洗礼,依然散发着香气。这些细节展现了大自然的和谐与美好,同时也寓意着友情的深厚与持久。
最后,“相思别后知无益,烂向春风醉一场”表达了诗人对离别的无奈与对相聚时光的珍惜。相思之情虽深,但无法改变离别的现实,不如在春风中尽情享受一次醉酒的欢愉,以此来寄托对友情的怀念与珍惜。
整首诗通过对自然景物的细腻描绘,以及对友情的深刻感悟,展现了明代文人对于生活情趣的追求和对人际关系的珍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