后时无肃杀,废职乃玄冥
飘萧北风起,皓雪纷满庭。
行过冬至后,冻闭万物零。
奔浑驰暴雨,骤鼓轰雷霆。
传云不终日,通宵曾莫停。
瘴云愁拂地,急霤疑注瓶。
汹涌潢潦浊,喷薄鲸鲵腥。
跳趫井蛙喜,突兀水怪形。
飞蚋奔不死,修蛇蛰再醒。
应龙非时出,无乃岁不宁。
吾闻阴阳户,启闭各有扃。
后时无肃杀,废职乃玄冥。
座配五天帝,荐用百品珍。
权为祝融夺,神其焉得灵。
春秋雷电异,则必书诸经。
仲冬雷雨苦,愿省蒙蔽刑。
拼音版原文
注释
孟冬:初冬时节。渚泽:水边湿地。
蒲尚青:蒲草还保持绿色。
飘萧:风声飘摇的样子。
皓雪:洁白的雪。
纷满庭:纷纷扬扬落满庭院。
行过:经过。
冬至后:冬至之后。
冻闭:冻结。
万物零:万物凋零。
奔浑:奔腾的浑水。
驰暴雨:急促的暴雨。
骤鼓:比喻雷声如鼓声。
传云:传说。
不终日:不会持续整天。
通宵:整夜。
瘴云:瘴气似的乌云。
拂地:低垂接近地面。
急霤:急雨。
注瓶:像从瓶中倾倒。
汹涌:水势猛烈起伏。
潢潦:积水、洪水。
浊:混浊。
喷薄:猛烈涌出。
鲸鲵:大鱼,比喻巨浪。
跳趫:跳跃。
井蛙:井底之蛙,比喻见识浅薄的人。
喜:因异常气候而兴奋。
突兀:突然显现,此处指怪异。
飞蚋:小蚊虫。
奔不死:未被寒冷杀死。
修蛇:长蛇。
蛰再醒:本应冬眠却再次醒来。
应龙:古代传说中的神龙。
非时出:不合时宜地出现。
无乃:恐怕是。
岁不宁:年景不安宁。
阴阳户:指自然界阴阳变化的规律。
启闭:开关。
各有扃:各有其时,扃指门户的开关。
后时:时令错乱。
无肃杀:没有应有的秋冬肃杀之气。
废职:失职。
玄冥:水神。
座配:位列。
五天帝:古代神话中的五方上帝。
荐用:进献使用。
百品珍:各种珍贵物品。
权为:权力被。
祝融:火神。
夺:夺取。
春秋:指历史记载。
雷电异:雷电异常。
书诸经:记载于经典之中。
仲冬:冬季第二个月,这里泛指冬季中期。
雷雨苦:雷雨带来苦恼。
愿省:希望反省。
蒙蔽刑:冤狱、不公正的惩罚。
翻译
初冬时节天气初寒,水边泽地蒲草还青绿。北风吹起响声飘摇,洁白的雪花纷纷扬扬落满了庭院。
冬至之后行走其间,严寒冻结万物凋零。
奔腾的浑水伴随着暴雨,雷声轰隆如同战鼓不息。
传说这样的天气不会持续整天,但整夜未曾停歇。
瘴气似的乌云低垂仿佛拂地,急雨倾盆如同从瓶中倾倒。
洪水汹涌混浊不堪,巨浪翻滚带起鲸鲵的腥味。
跳跃的井蛙为此欢喜,水中的怪物也突显出怪异的形态。
飞舞的蚊虫未被冻死,长蛇在冬眠中再次苏醒。
应龙不合时宜地出现,恐怕预示着年景不安宁。
我听说阴阳之门,开关各有其时。
若时令错乱无肃杀之气,便是水神玄冥失职。
他位列五天帝之座,祭祀时用百种珍品。
若权力被火神祝融夺取,水神怎能显灵。
春秋时期雷电异常,必定会被记载于经典。
仲冬时节雷雨交加,希望能反省并减免冤狱之苦。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严寒的冬日景象和突如其来的雷雨现象,通过对自然界变幻莫测气候的描述,抒发了作者对于时序更替、天人感应以及生命与自然和谐共生的深刻感悟。
首句“孟冬初寒月,渚泽蒲尚青”描绘出初冬时节的景象,寒风已经开始,但水中的蒲草仍旧青绿。接着,“飘萧北风起,皓雪纷满庭”写出了北风带来的雪花纷飞,覆盖了整个庭院。
“行过冬至后,冻闭万物零”表明冬至之后,一切生长都被严寒封锁。紧接着,“奔浑驰暴雨,骤鼓轰雷霆”描绘了一场突如其来的雷雨,将之前的宁静打破。
诗人通过“传云不终日,通宵曾莫停”表达了这场雷雨来得快去得也快,不断变化的天气。随后,“瘴云愁拂地,急霤疑注瓶”写出了乌云低垂,仿佛要触及大地,雨水倾盆而下。
在“汹涌潢潦浊,喷薄鲸鲵腥”中,诗人用了大量的水字来形容这场雨的猛烈和混沌。接下来,“跳趫井蛙喜,突兀水怪形”描绘出了在这场雷雨中的生命活力,蛙欢呼跳跃,而水中也生出奇异的生物。
“飞蚋奔不死,修蛇蛰再醒”则表明了即使是微小的昆虫,也表现出了顽强的生命力。蛇类则在这场雨后苏醒。
通过“应龙非时出,无乃岁不宁”诗人暗示了自然界中某些超乎常理的现象,如同龙的出现往往预示着不平常的年景。紧接着,“吾闻阴阳户,启闭各有扃”表达了对天地间阴阳变化和万物生长退藏规律的理解。
“后时无肃杀,废职乃玄冥”中,诗人感慨于自然界中原本应有的肃杀之气(即严寒)已经失去了作用,一切都归于虚无。随后的“座配五天帝,荐用百品珍”则是对古代祭祀天地、山川河岳的传统礼仪的颂扬。
最后,“权为祝融夺,神其焉得灵”表达了诗人对于自然界中某种超验力量的敬畏之情。紧接着,“春秋雷电异,则必书诸经”表明了对于非典型气象的记录和研究,是对古代文献记载的一种呼应。
全诗以“仲冬雷雨苦,愿省蒙蔽刑”作为收尾,表现出了诗人对于仲冬时节雷雨不期而遇的困惑,以及希望能够解脱那些蒙蔽心灵、束缚思想的枷锁。
这首诗通过对自然界的观察和感悟,展现了作者深邃的哲思和丰富的情感世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