既许游藩篱,又喜升宴席
出处:《和焦生石字韵》
宋 · 刘敞
我惟一逢掖,入为二千石。
声迹不相同,礼貌谓谁敌。
既许游藩篱,又喜升宴席。
酌酒浇磥魁,赋诗听警策。
朋从常苦少,佳节古所惜。
既醉忘形骸,笑言俱莫逆。
使公贵且寿,富有贫贱客。
声迹不相同,礼貌谓谁敌。
既许游藩篱,又喜升宴席。
酌酒浇磥魁,赋诗听警策。
朋从常苦少,佳节古所惜。
既醉忘形骸,笑言俱莫逆。
使公贵且寿,富有贫贱客。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诗人刘敞与友人焦生相聚的情景,展现了深厚的友情和对佳节的珍惜。诗中通过“逢掖”、“二千石”等词语,暗示了双方的社会地位和身份,但重点在于强调了他们之间的友谊超越了这些表面的差异。
“我惟一逢掖,入为二千石”,开篇即点明了诗人与友人的身份,一个身着儒服,一个可能担任较高的官职。“声迹不相同,礼貌谓谁敌”,接着指出两人虽然在社会地位和行为方式上有不同,但在礼貌上却能相互欣赏,彼此视为对手或挑战者,体现了对对方人格和修养的尊重。
“既许游藩篱,又喜升宴席”,描述了诗人与友人从日常的交往到共同参加宴会的过程,体现了友情的深化。“酌酒浇磥魁,赋诗听警策”,在宴会上,两人不仅共享美酒,还以诗歌交流思想,互相激励,体现了文人雅士的风范。
“朋从常苦少,佳节古所惜”,表达了对朋友相聚机会的珍视,以及对美好时光的珍惜。“既醉忘形骸,笑言俱莫逆”,在酒醉之后,两人忘却了身份和形式,以真诚的笑容和话语加深了友谊。“使公贵且寿,富有贫贱客”,最后两句表达了对友人健康长寿、生活富足的美好祝愿,同时也体现了对贫贱之交的重视和尊重。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细腻的描写,展现了宋代文人之间深厚而真挚的友情,以及对生活、艺术和道德的追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