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生太疏放,似黠亦似痴
出处:《暮宿半涂》
宋 · 杨万里
朝日在我东,夕日在我西。
我行日亦行,日归我未归。
势须就人宿,远近或难期。
平生太疏放,似黠亦似痴。
如何今日行,不以衾枕随。
幸逢春小暄,倒睡莫解衣。
借令今夕寒,我醉亦不知。
我行日亦行,日归我未归。
势须就人宿,远近或难期。
平生太疏放,似黠亦似痴。
如何今日行,不以衾枕随。
幸逢春小暄,倒睡莫解衣。
借令今夕寒,我醉亦不知。
拼音版原文
注释
朝日:朝阳。夕日:夕阳。
我行:我行走。
日归:太阳落山。
势须:必须。
人宿:过夜的地方。
疏放:行事随意。
黠:狡猾。
痴:痴傻。
衾枕:被褥和枕头。
春小暄:春日稍有暖意。
借令:即使。
我醉:我喝醉。
翻译
朝阳在东边照耀着我,夕阳则在西边陪伴。无论我行走多远,太阳也跟随左右,但太阳落山了,我却还未归家。
我必须找个地方过夜,路程远近可能难以预料。
我一生行事疏放,既像狡猾又像痴傻。
为何今天出行,没有带上被褥和枕头。
幸好春日稍有暖意,可以倒头而睡不必脱衣。
即使今夜寒冷,我喝醉了也不知道。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种淡泊名利、自由自在的情怀,诗人以轻松自然的笔触表达了对生活的态度和感受。开篇“朝日在我东,夕日在我西”两句,用日出而作、日落而息的自然现象比喻自己随遇而安的生活状态。
“我行日亦行,日归我未归”表明诗人追随着太阳的移动而行走,却不与它一同返回,这是对自由生涯的一种形象描述。接下来的“势须就人宿,远近或难期”则说明了诗人的这种行为可能会使得遇到需要临时找宿的地方,有时也难以预料。
“平生太疏放,似黠亦似痴”一句,诗人自省自己的一生过于洒脱不羁,或许在旁人看来有些愚钝和痴迷,但这正是他个性的写照。紧接着的“如何今日行,不以衾枕随”表达了诗人即使是在旅行中,也不会太过在意物质生活的便利,而宁愿保持一种精神上的自由。
幸运的是,“借令今夕寒,我醉亦不知”一句透露出诗人的心境,即便是环境不佳,他也能通过饮酒来暂时忘却烦恼,这种豁然处之的态度令人钦佩。最后“倒睡莫解衣”则是在这样的情况下,诗人甚至连衣服都懒得解开,便直接沉沉入睡。
整首诗流露出一种超脱世俗、不为物役的生活哲学,同时也体现了诗人对自然和生命本质的深刻感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