昔日经行处,今复七十年
出处:《诗三百三首 其二九四》
唐 · 寒山
昔日经行处,今复七十年。
故人无来往,埋在古冢间。
余今头已白,犹守片云山。
为报后来子,何不读古言。
故人无来往,埋在古冢间。
余今头已白,犹守片云山。
为报后来子,何不读古言。
注释
昔:从前。日:日子。
经行:走过。
处:地方。
今:现在。
复:又。
七十年:七十多年。
故人:老朋友。
无:没有。
来往:往来。
埋:埋葬。
古冢:古老的坟墓。
余:我。
头已白:头发已经白了。
犹:仍然。
守:守护。
片云山:一片云雾缭绕的山。
为报:为了告诉。
后来子:后来的人。
何不:为何不。
读古言:研读古人的智慧。
翻译
从前走过的路,如今已过去七十个年头。老朋友不再来往,都长眠在古老的坟墓之间。
我如今满头白发,仍然守护着这片云山。
为了告诉后来的人,为何不研读古人的智慧呢?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个老者对往昔岁月的回忆与对现实孤独状况的感慨。开篇"昔日经行处,今复七十年"透露出时间流转、岁月匆匆带来的无常感。接着"故人无来往,埋在古冢间"表达了诗人对逝去亲友的怀念与孤独感,古冢间即是远古时期的墓葬之地,这里象征着时间的沉淀和生命的消逝。
中间两句"余今头已白,犹守片云山"则写出了诗人自己年迈头发变白,但依然坚守着自己的理想与信念。这里的"片云山"或许是诗人的隐居之地,也象征着诗人精神上的栖息。
末尾两句"为报后来子,何不读古言"则是在劝导后世,通过阅读古代文献来理解历史、吸取智慧。这里的"后来子"指的是后来的子孙和追随者,而"古言"则是对先贤智慧的尊称。
整首诗语言质朴,情感真挚,通过对个人生命历程与历史变迁的反思,传达出一种超越时空的哲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