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国学网>诗词大全>诗句大全>乘云伤往岁,甲子又今晨全文

乘云伤往岁,甲子又今晨

宋 · 马廷鸾
乘云伤往岁,甲子又今晨
莫唱贞元曲,谁为宝庆人。
早霜明带月,寒菊艳争春。
敢睨昭陵柏,伪呵有鬼神。

拼音版原文

chéngyúnshāngwǎngsuìjiǎyòujīnchén

chàngzhēnwánshuíwèibǎoqìngrén

zǎoshuāngmíngdàiyuèhányànzhēngchūn

gǎnzhāolíngbǎihuīyǒuguǐshén

注释

乘云:比喻对过去的追忆。
甲子:古代干支纪年法,每六十年一轮回。
今晨:现在的早晨。
贞元:唐朝的一个年号,代指过去的时代。
谁为:疑问,指现今还有谁。
宝庆:可能指某个朝代或特定时期,此处泛指。
早霜:初秋的霜冻。
月:月亮。
寒菊:在寒冷中盛开的菊花。
争春:在春天中竞相开放。
睨:斜眼看,这里指随意看。
昭陵柏:唐代皇帝唐太宗的陵墓中的柏树,象征皇权。
伪呵:虚假的呵斥,可能指谣言或欺诈。
鬼神:古人认为的超自然力量。

翻译

回忆往事如乘云般飘渺,又到了甲子年的清晨。
不要再唱起贞元时期的歌谣,如今还有谁是宝庆的后人。
早晨的霜露明亮如月,寒冷的菊花却在春天争艳。
不敢直视昭陵的柏树,因为那里有鬼神,传言伪诈之事会惊动他们。

鉴赏

这首诗是宋代诗人马廷鸾的作品,通过对自然景象的描绘和情感的抒发,表达了诗人对过往时光的怀念以及现实生活中的无奈。开篇“乘云伤往岁,甲子又今晨”两句,诗人借助云的意象,表达了对过去美好时光的追忆,同时通过“甲子”这个特定的时间点(古代以天干地支纪年,每六十年为一轮,本句中"甲子"指的是某一个具体的时间),强调了时间的流逝和个人情感的历久弥新。

接着,“莫唱贞元曲,谁为宝庆人”两句,则是诗人对历史的反思和对个人命运的无力感。在这里,“贞元曲”可能指的是唐代贞元年间的音乐,而“宝庆人”则可能是特定时期或事件中的人物。通过这两句话,诗人表达了对于过去美好时代的怀念以及对个人无法重返或影响历史进程的无奈。

第三句“早霜明带月,寒菊艳争春”描绘了一幅秋天的景象,其中“早霜”和“寒菊”都为诗人营造出一个清冷而又不乏生机的画面,同时也映射出了诗人的内心世界——虽然外界给人以冷漠无情的感觉,但在这冷漠背后,仍有生命力在顽强地绽放。

最后两句“敢睨昭陵柏,伪呵有鬼神”则是诗人通过对古代皇陵上古柏的观察,表达了自己对于历史与传统的尊重以及对超自然力量的敬畏。这里的“昭陵柏”象征着永恒和威严,而“伪呵有鬼神”则是在表现诗人内心的敬畏之情,以及在面对超验世界时的人类渺小感。

整首诗通过自然景物和历史文化的结合,展现了诗人深沉的情感和丰富的内心世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