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国学网>诗词大全>诗句大全>冠岁踵英游,桥门隽逸流全文

冠岁踵英游,桥门隽逸流

出处:《钱师魏参政挽辞
宋 · 史浩
冠岁踵英游,桥门隽逸流
文章唐杜老,事业汉留侯。
未旨黄金鼎,先成白玉楼。
经纶展不尽,识者为时忧。

鉴赏

这首挽辞《钱师魏参政挽辞》由宋代诗人史浩所作,是对钱师魏参政的追思与赞誉。诗中运用了丰富的典故和象征手法,展现了对逝者的高度评价。

首句“冠岁踵英游”,以“冠岁”形容钱师魏参政年轻有为,跟随英杰之辈游历四方,暗示其早年即展现出非凡的才华和志向。接着“桥门隽逸流”一句,通过“桥门”这一意象,描绘出钱师魏参政在文坛上的卓越成就,如同桥门之上的俊逸之士,才华横溢,风度翩翩。

“文章唐杜老,事业汉留侯”两句,将钱师魏参政的文学成就与历史上的两位杰出人物——唐代的杜甫和汉代的张良相提并论,杜甫是唐代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张良则是汉初著名的谋臣,以此来赞扬钱师魏参政在文学与事业上的卓越贡献。

“未旨黄金鼎,先成白玉楼”则进一步赞美钱师魏参政的功业,黄金鼎象征着至高无上的荣誉,白玉楼则比喻其事业成就如同白玉般纯洁而珍贵。这两句不仅表达了对钱师魏参政功绩的高度肯定,也暗含对其品德高尚的赞赏。

最后,“经纶展不尽,识者为时忧”两句,指出钱师魏参政的才能和功绩难以完全展现,让后人深感惋惜。这里的“经纶”原指治理国家的策略和手段,这里用来形容钱师魏参政的才能和贡献,同时也表达了对钱师魏参政早逝的遗憾之情,以及对后世未能充分领略其全部才华的忧虑。

整体而言,这首挽辞通过对钱师魏参政生平事迹的回顾和赞美,既表达了对逝者的深切哀悼,也展现了对钱师魏参政卓越成就的高度认可,以及对其未尽功业的惋惜之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