车马东城路,寻君至北山
出处:《和黄三安仁山庄五首 其三》
唐 · 崔颢
车马东城路,寻君至北山。
为从人境出,弥觉世情闲。
月在清潭上,风归暗筱间。
此时心最得,长啸不能还。
为从人境出,弥觉世情闲。
月在清潭上,风归暗筱间。
此时心最得,长啸不能还。
注释
车马:代指出行工具,这里指驾车。东城路:城市中的道路,东边的路。
北山:北方的山。
人境:世俗的环境,人间烟火。
弥:更加,越发。
世情:世间的情态,人事。
清潭:清澈的池塘或小湖。
暗筱:暗处的竹林,筱指细竹。
心最得:心情最为舒畅,得意。
长啸:大声呼啸,表达情感。
翻译
驾车马来到东城路,寻找你直到北山边。为了远离尘世喧嚣,更觉世间事悠闲。
明月映照着清澈的潭水,清风吹过幽静的竹林。
此刻心境无比宁静,想要放声长啸却难以回转。
鉴赏
这是一首描绘游子寻访朋友之情怀的诗句,语言简洁而意境深远。"车马东城路,寻君至北山"两句表达了诗人为了寻找朋友,不辞辛劳地前往北山的情景。这不仅体现了诗人对友情的珍视,也反映出古代文人间的深厚情谊。
"为从人境出,弥觉世情闲"一句则透露出诗人在自然界中感受到的人世繁华与孤独相结合的复杂情感。这里的人境指的是社会和人际关系,而“出”则意味着超脱或远离。诗人似乎在表达一种超然物外的心境,即便身处喧嚣,却能保持一份内心的宁静与淡定。
"月在清潭上,风归暗筱间"这两句描绘了一幅生动的夜景图。月亮洒落在清澈的水面之上,而微风则悄然回归于草丛之间。这不仅是对自然美景的细腻描写,也是诗人内心世界的一种映射,表达了一种宁静与和谐的意境。
"此时心最得,长啸不能还"则是诗人在这样的环境中,感受到一种难以言传的心灵满足。在这里,“长啸”可能意味着一声长叹,是诗人内心愉悦与释然的一种表现。这两句表达了诗人对当前时刻的珍惜,以及这种美好的感觉难以复返的无奈。
总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自然景物的细腻描绘,展示了一种超脱世俗、寻求心灵宁静与友情相连的意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