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国学网>诗词大全>诗句大全>祇恐黄华簪未了,日边丹检已相催全文

祇恐黄华簪未了,日边丹检已相催

出处:《和黄倅怀归
宋 · 史弥宁
雁声切切楚乡来,似唤秋光入酒杯。
好景欠人同历览,归程为我小迟回。
一天风月诗囊富,千里江山画轴开。
祇恐黄华簪未了,日边丹检已相催

拼音版原文

yànshēngqièqièchǔxiāngláihuànqiūguāngjiǔbēi

hǎojǐngqiànréntónglǎnguīchéngwèixiǎochíhuí

tiānfēngyuèshīnángqiānjiāngshānhuàzhóukāi

zhīkǒnghuánghuázānwèilebiāndānjiǎnxiāngcuī

注释

雁声:大雁的叫声。
楚乡:古代楚国的地方,这里泛指南方。
秋光:秋天的景色。
酒杯:饮酒的器具。
好景:美好的景色。
欠:缺少。
历览:共同游览。
归程:返回的路程。
风月:自然景色,尤其是月亮和风。
诗囊:装满诗篇的袋子,比喻丰富的创作。
画轴:展开的画卷。
黄华:菊花,象征秋天。
簪:古人插在发髻上的装饰品。
日边:朝廷,皇帝身边。
丹检:红色的文书,代指朝廷的命令或催促。

翻译

雁鸣声声,仿佛从楚地传来,唤起秋色倒入酒杯。
美景无人共享,归途为我稍作停留。
满心风月,诗歌如富饶的画卷展开在眼前。
只担心菊花插满头还没完成,朝中的事务已催促我快去。

鉴赏

这首诗是宋代诗人史弥宁的作品,名为《和黄倅怀归》。从诗中可以感受到诗人对故乡的深切思念,以及对美好景致的赞美。

"雁声切切楚乡来,似唤秋光入酒杯。" 这两句描绘了秋季大雁南迁时的鸣叫声,声音清晰而又带有一丝哀婉,如同在呼唤着秋天的明媚阳光,将其收藏于心中或是酒杯之中。这里诗人通过对比手法,把雁声与唤饮相结合,传达了自己内心对于故乡的怀念。

"好景欠人同历览,归程为我小迟回。" 这两句表达了诗人对于美好风光的珍惜和不舍,以及对家乡的依恋之情。他希望有人能与他一同欣赏这些美景,而自己则愿意在归途中稍作停留,享受这份难得的美好。

"一天风月诗囊富,千里江山画轴开。" 这两句展示了诗人丰富的诗才和广阔的艺术视野。他将自然界的壮丽景色与自己的文学才能相结合,彷彿在说,他的诗歌如同一个装满了风月之美的囊包,而千里江山则是他挥洒自如的画卷。

"祇恐黄华簪未了,日边丹检已相催。" 这两句表达了诗人对于时间流逝的忧虑,以及对待遇事物的迫切感。他担心自己尚未完成的事业(比喻为黄华簪),而岁月却在不断地推移,提醒他要抓紧时间,不要浪费每一分每一秒。

总体来说,这首诗通过生动的自然形象和深情的抒情,展现了诗人对家乡的深厚情感以及对于美好事物的珍惜之心,同时也透露出诗人对于时间的宝贵与迫切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