若人有耳唯听泉,泉声入耳长涓涓
出处:《听泉轩为藏无尽作》
明 · 释宗泐
若人有耳唯听泉,泉声入耳长涓涓。
穿林出涧度妙曲,万古不断冰丝弦。
此声不来耳不往,中自寂然遗外响。
青灯照壁夜沉沉,独倚轩窗月东上。
穿林出涧度妙曲,万古不断冰丝弦。
此声不来耳不往,中自寂然遗外响。
青灯照壁夜沉沉,独倚轩窗月东上。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在静谧夜晚,诗人独自于听泉轩内聆听泉水潺潺之声的情景。通过细腻的笔触,诗人将自然界的声响与内心世界的宁静巧妙地融合在一起。
首句“若人有耳唯听泉”,以假设之语引入主题,仿佛在说如果有人能专心倾听泉水的声音,那么这声音就会如同涓涓细流般在耳边回荡。接着,“泉声入耳长涓涓”进一步描绘了泉水声的持续与绵延,仿佛是自然界中永恒的乐章。
“穿林出涧度妙曲,万古不断冰丝弦”两句,运用比喻手法,将泉水的声音比作穿越树林、涧谷时所形成的美妙旋律,如同万古不变的冰丝弦音,强调了泉水声音的恒久与独特魅力。
“此声不来耳不往,中自寂然遗外响”则表达了在特定情境下,外界的声音似乎都被过滤掉,只有内心的平静与泉水的声音相呼应,形成了一种内在与外在的和谐共鸣。
最后,“青灯照壁夜沉沉,独倚轩窗月东上”描绘了夜晚的静谧景象,青灯映照着墙壁,四周一片沉寂,诗人独自倚靠在轩窗边,随着月亮的升起,似乎整个世界都沉浸在一种超脱的宁静之中。
整首诗通过对听泉体验的细腻描绘,展现了诗人对自然之美的深刻感悟以及内心的宁静与超脱,体现了明代文学中对自然与心灵和谐共生的追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