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国学网>诗词大全>诗句大全>山随明晦姿横出,舟入渺茫诗渐成全文

山随明晦姿横出,舟入渺茫诗渐成

出处:《泛舟观雨
宋 · 张嵲
云气交流昼窈冥,疾风吹雨杂荷声。
山随明晦姿横出,舟入渺茫诗渐成
托迹江湖三亩足,放怀天地一身轻。
衔杯不用嗟羁寓,未必乘槎胜此行。

注释

窈冥:幽深不明亮。
疾风:猛烈的风。
明晦:明亮和阴暗。
羁寓:漂泊寄居。
乘槎:古代传说中乘木筏渡天河。

翻译

云雾缭绕白天也显得幽深,疾风夹杂着雨声打在荷叶上。
山峦随着天色变化起伏显现,小船驶入迷茫水域,诗兴油然而生。
寄身江湖,三亩之地已足够,心怀天地,一身轻松。
举杯无需感叹漂泊不定,未必乘坐木筏探索就比这更好。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生动的江湖风光图,诗人在舟中观赏雨景,抒发了自己超然物外、享受自然之美的心境。

“云气交流昼窈冥,疾风吹雨杂荷声。”两句以宏伟的笔触描绘了天气变化和雨声的氛围。云气在空中交汇,昼夜不明,显得神秘而又迷离;疾风带着雨点打在荷叶上,发出清脆的声音,既表现了自然界的动态,也为诗人观雨的画面增添了一抹生机。

“山随明晦姿横出,舟入渺茫诗渐成。”这里写出了山影随着光线的变化而显现,船只在广阔如烟水面上前进,诗人的心情也随之达到了境界的高峰。"渺茫"形容江湖辽阔无垠,让人感觉到一股超脱尘世的豪放。

“托迹江湖三亩足,放怀天地一身轻。”两句则直接抒发了诗人的心境。他在江湖之间寻找自己的踪迹,只需三亩之地即可自得其乐;而他的心态更是超脱世俗的羁绊,感受到了与天地合一的轻松和自由。

“衔杯不用嗟羁寓,未必乘槎胜此行。”诗人并不需要依靠酒杯来消愁,而是通过这种观雨的生活状态来获得精神上的解脱。他认为,即便是古代仙人乘着羽化的车辆,也比不上他现在这般自在。

整首诗通过对自然景物的细腻描绘,表达了诗人超然物外、寄情山水的心境。这种心境与宋代文人追求的超脱和个性解放相契合,是中国古典文学中常见的审美取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