落日寒江上,吴舟挂短篷
出处:《石城晚泊》
清 · 吴敬梓
落日寒江上,吴舟挂短篷。
荻花连岸白,烛影傍人红。
大泽眠鸥鹭,晴天响雁鸿。
焚香祝奇相,愿借一帆风。
荻花连岸白,烛影傍人红。
大泽眠鸥鹭,晴天响雁鸿。
焚香祝奇相,愿借一帆风。
注释
落日:夕阳。寒江:寒冷的江面。
吴舟:吴地的小船。
挂:挂着。
短篷:小船篷。
荻花:芦苇花。
连岸:满岸边。
白:白色。
烛影:烛光。
傍人:映照着人。
红:红色。
大泽:广阔的水泽。
眠:栖息。
鸥鹭:鸥鸟和鹭鸟。
晴天:晴朗的天空。
响雁鸿:雁群发出响亮的鸣叫。
焚香:点燃香火。
祝:祈求。
奇相:奇迹般的相遇。
愿:希望。
一帆风:一阵顺风。
翻译
夕阳照在寒冷的江面上,吴地的小船挂着小小的船篷。芦苇花开满岸边,白色一片;烛光映照着人,红色闪烁。
广阔的水泽中,鸥鹭栖息睡眠;晴朗的天空下,雁群发出响亮的鸣叫。
点燃香火,祈求奇迹般的相遇,只愿借来一阵顺风。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晚霞下的江景图。"落日寒江上,吴舟挂短篷"一句,设定了时间和空间环境,夕阳西下,寒意渐浓的江面上,有一艘吴地来的船只在缓缓前行,而船上的短篷则隐约可见。接下来的是"荻花连岸白,烛影傍人红",这里通过对比手法,突出了荻花如雪般的纯洁与烛光映照下的温暖红色,营造出一种静谧而富有情致的氛围。
第三句"大泽眠鸥鹭,晴天响雁鸿"展现了更为广阔的自然景观。大泽之中,鸥鹭安然栖息,而晴朗的天空中传来远处雁鸣声,既展示了诗人对大自然深厚的情感,也描绘了一幅生动的秋冬景象。
最后两句"焚香祝奇相,愿借一帆风"表达了诗人的某种心愿和向往。焚香祈愿于神秘而不可触摸的“奇相”,既有对未知世界的探求,也有对现实生活中美好事物的期待。而“愿借一帆风”则更显露了一种逃离现实、追逐自由的心境,希望能乘着那一阵风,带着自己的梦想和向往远去。
整首诗语言平易近人,但又不失深远意境,通过对自然景物的细腻描绘,展示了诗人特有的情感体验和审美追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