铁甲乘潮渡,黄池兵未还
出处:《题西施》
明 · 朱元璋
天生两奇绝,越地多群山。
万古垂青史,西施世美颜。
窈窕精神缓,悠然体态闲。
笑拥丹唇脸,皓齿出其间。
一召起闾里,句践扼雄关。
伐谋应得志,西浙径亲攀。
铁甲乘潮渡,黄池兵未还。
万古垂青史,西施世美颜。
窈窕精神缓,悠然体态闲。
笑拥丹唇脸,皓齿出其间。
一召起闾里,句践扼雄关。
伐谋应得志,西浙径亲攀。
铁甲乘潮渡,黄池兵未还。
鉴赏
这首诗是明朝开国皇帝朱元璋所作,名为《题西施》。朱元璋以帝王之尊,对古代美女西施的赞美与感慨,展现了他对历史人物的独特见解和情感。
首句“天生两奇绝,越地多群山”,开篇即点出了西施与越地的自然美景之间的奇妙联系,暗示了西施的美丽不仅在于其外貌,更在于她与周围环境的和谐统一。接着,“万古垂青史,西施世美颜”两句,将西施的美貌与历史相联,强调了她的形象在后人心中的永恒地位。
“窈窕精神缓,悠然体态闲”描绘了西施的内在气质与外在风姿,展现出她既柔美又从容不迫的特质。“笑拥丹唇脸,皓齿出其间”则通过细腻的笔触,勾勒出西施笑容中流露出的红润双唇与洁白牙齿,生动而传神。
“一召起闾里,句践扼雄关”转而讲述西施与越王句践的故事,通过“一召”这一动作,展现了西施在国家危难时刻的决定性作用,以及她对国家的责任感。“伐谋应得志,西浙径亲攀”则表达了西施在策略上的智慧与成就,以及她对胜利的渴望。
最后,“铁甲乘潮渡,黄池兵未还”描绘了西施在军事行动中的角色,通过“铁甲”与“潮渡”的意象,展现了战争的激烈与紧张,同时也暗示了西施在其中扮演的关键角色。
整首诗通过对西施形象的细腻描绘和历史故事的巧妙融合,展现了朱元璋对这位古代美女的深刻理解和高度评价,同时也反映了他对历史人物及其影响的独到见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