彼非硁硁者,而欲为奇行
出处:《与宁节推游聘君亭邂逅广汉同游分题得聘字》
宋 · 彭汝砺
汉衰至桓灵,王室既不竞。
豪杰死党锢,奸嬖偷权柄。
娟娟彼孺子,德誉南州盛。
耕稼以自食,羞诣安车聘。
彼非硁硁者,而欲为奇行。
未能比禹稷,夫岂惭蘧宁。
我登斯亭上,悠悠发幽兴。
高山知仰止,池水不可泳。
鱼戏芙蓉花,凫杂参差荇。
嗟叹之不足,俛仰成讽咏。
豪杰死党锢,奸嬖偷权柄。
娟娟彼孺子,德誉南州盛。
耕稼以自食,羞诣安车聘。
彼非硁硁者,而欲为奇行。
未能比禹稷,夫岂惭蘧宁。
我登斯亭上,悠悠发幽兴。
高山知仰止,池水不可泳。
鱼戏芙蓉花,凫杂参差荇。
嗟叹之不足,俛仰成讽咏。
鉴赏
此诗描绘了汉末乱世的景象,以及在这样的背景下,一位名为孺子的贤士坚守自我,拒绝权贵的征召,选择耕作自给自足的生活。诗人通过“高山知仰止,池水不可泳”表达了对孺子高尚品德的敬仰,同时也流露出对自身无法达到其高度的感慨。
接着,诗人描绘了一幅生动的自然景象:鱼儿在荷花间嬉戏,野鸭在水中穿梭,与不同种类的水生植物交织在一起。这不仅展现了自然界的和谐与生机,也隐喻了诗人内心对于宁静生活的向往和对当前社会动荡的反思。
最后,诗人以“嗟叹之不足,俛仰成讽咏”结束,表达了对孺子品德的赞美和对自身境遇的无奈,通过吟诵诗歌来寄托情感,寻求心灵的慰藉。整首诗借景抒情,寓言于事,展现了宋代文人对于理想人格的追求以及对社会现实的深刻洞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