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日汉家铜柱在,何如海上赤城标
出处:《送金台郑参戎》
明 · 李攀龙
征南幕府百蛮遥,拟勒功名宠圣朝。
此日汉家铜柱在,何如海上赤城标。
此日汉家铜柱在,何如海上赤城标。
鉴赏
这首诗是明代诗人李攀龙所作的《送金台郑参戎(其一)》。诗中描绘了主人公远赴南疆,为国效力,立功名于圣朝的情景。通过“汉家铜柱”与“海上赤城”的对比,表达了对郑参戎英勇事迹的赞美和对其忠诚报国精神的敬仰。
首句“征南幕府百蛮遥”,点明了主人公远离家乡,前往南方边疆,参与军事行动,面对的是众多的异族。这里的“百蛮”泛指南方的少数民族,形象地展示了边疆的辽阔与复杂。
次句“拟勒功名宠圣朝”,表达了主人公的志向和决心,即希望通过自己的努力,在南疆建立功勋,以荣耀国家,得到朝廷的嘉奖。这体现了古代文人士子对于国家的忠诚和对于功名的追求。
后两句“此日汉家铜柱在,何如海上赤城标。”运用了“汉家铜柱”和“海上赤城”两个典故。“汉家铜柱”原指汉武帝时在南疆设立的铜柱,象征着汉朝的威严和边疆的稳固。“海上赤城”则比喻海上的险要之地。这两句诗通过对比,赞扬了郑参戎的英勇行为,同时也表达了对他的深切关怀和期望,希望他能够像“汉家铜柱”一样,成为边疆的坚固屏障,守护国家的安全。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主人公远征南疆、建功立业的描绘,展现了古代文人对于国家的忠诚和对于英雄主义的颂扬,同时也蕴含了对边疆安全的深刻关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