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国学网>诗词大全>诗句大全>金华学道行持到,禹穴题舆去就轻全文

金华学道行持到,禹穴题舆去就轻

宋 · 吴泳
分得濂溪一派清,皇皇仁义不贪名。
金华学道行持到,禹穴题舆去就轻
一节以趋何简易,十年不调转光明。
匡时富有经纶在,若木华边缓辔行。

注释

濂溪:指周敦颐,北宋理学家,有‘濂溪先生’之称。
皇皇:广大、众多的样子,此处形容仁义之心。
贪名:过分追求名声。
金华:地名,古代道教圣地之一。
禹穴:大禹陵,古代中国的重要文化遗址。
题舆:题写车舆,比喻留下痕迹或成就。
一节以趋:遵循一种简单的原则。
十年不调:长期未得到晋升。
光明:指道德上的光明磊落。
经纶:治理国家的策略和才能。
若木:神话中的树,古人认为其象征长寿和吉祥。
缓辔:慢驾车,比喻从容不迫。

翻译

我得到了濂溪的清净教诲,追求仁义而不贪婪虚名。
在金华修炼道法,无论去留都看得很淡。
遵循正道行事多么简单直接,即使十年不得升迁也心怀光明。
治世的才略和策略我都具备,如同在若木花盛开的地方慢慢驾车前行。

鉴赏

这首诗是宋代诗人吴泳的作品,名为《寿周提刑二首(其一)》。从诗中可以感受到诗人对被赞扬者的崇高敬意,以及他对理想品格的追求和颂扬。

“分得濂溪一派清”表达了对某种纯洁典范的继承,这里可能指的是历史上的一个正面形象,如孔子弟子的濂溪子夏。诗人通过这一开头,设定了一种高洁、崇高的基调。

“皇皇仁义不贪名”进一步阐述了这种品格的内涵,即不仅行为高尚,而且不图虚名,这是儒家理想中的君子之道。这里,“皇皇”形容词,表达了一种威严、崇高的气度。

“金华学道行持到,禹穴题舆去就轻”则转向具体行动和成果的描述。“金华学道”可能是指某个地方或机构的学习场所,“行持到”表明在这里的修养到了极致;“禹穴题舆”,“禹穴”可能是历史地名,结合“题舆去就轻”来看,是说在这个地方留下的足迹(题舆)轻松自如,象征着道德修为达到了一种超然物外的境界。

“一节以趋何简易,十年不调转光明”则是对这种修养持久性的赞美。“一节”意指某个时期或阶段,“以趋”即持续进行,“何简易”表达了一种自然而然的过程;“十年不调转光明”则强调了长时间内保持着同样的高尚品德,不曾有过改变。

最后两句,“匡时富有经纶在,若木华边缓辔行”,进一步描绘了这种品格在社会上的应用和效果。“匡时”可能指的是某种时机或时代的需求,“富有经纶”则表明具备了丰富的智慧和策略;“若木华边”构建了一种宁静、安详的场景,“缓辔行”则形象地描绘出一种从容不迫,步履稳重的行为方式。

总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某个理想人物品格的描述和颂扬,展现了儒家文化中对于德性修养与社会贡献的重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