惆怅却归来,此游不得屡
出处:《昔游诗十五首 其九》
宋 · 姜夔
昔游桃源山,先次白马渡。
渡头何清深,鸿鹄在高树。
白马亦洞天,昔人有奇遇。
洞门不可见,但闻水声怒。
瞻彼羽人宅,乃乘方船渡。
修廊夹五殿,重阁映千树。
规模象魏壮,回合绿阴护。
山椒望五溪,壶头入指顾。
故宫在其北,屋瓦带松雾。
古杉晋时物,中空野人住。
外围四十尺,内可十客聚。
我游瞿仙馆,坛上表遗步。
却下八叠坡,一亭众妙具。
两山抱澄潭,老木枝干互。
瞻前秀而迥,坐久凛难驻。
桃源独不见,僻在宫南路。
山行转深邃,狙猿纷上下。
石窦出微涓,令我意犹豫。
昔闻渔舟子,水际见洞户。
今看去溪远,定自后人误。
惆怅却归来,此游不得屡。
于今二十年,历历经行处。
渡头何清深,鸿鹄在高树。
白马亦洞天,昔人有奇遇。
洞门不可见,但闻水声怒。
瞻彼羽人宅,乃乘方船渡。
修廊夹五殿,重阁映千树。
规模象魏壮,回合绿阴护。
山椒望五溪,壶头入指顾。
故宫在其北,屋瓦带松雾。
古杉晋时物,中空野人住。
外围四十尺,内可十客聚。
我游瞿仙馆,坛上表遗步。
却下八叠坡,一亭众妙具。
两山抱澄潭,老木枝干互。
瞻前秀而迥,坐久凛难驻。
桃源独不见,僻在宫南路。
山行转深邃,狙猿纷上下。
石窦出微涓,令我意犹豫。
昔闻渔舟子,水际见洞户。
今看去溪远,定自后人误。
惆怅却归来,此游不得屡。
于今二十年,历历经行处。
注释
昔:过去。游:游览。
桃源山:桃花源。
次:接着。
白马渡:白马渡口。
鸿鹄:大雁。
高树:高大的树。
洞天:仙境。
奇遇:奇异的遭遇。
洞门:洞口。
水声怒:水流声急。
瞻:远望。
方船:方形舟船。
修廊:长长的走廊。
五殿:五座殿堂。
象魏:宏伟壮观。
回合:环绕。
山椒:山顶。
五溪:五个溪流。
故宫:古代宫殿。
松雾:松树上的雾气。
古杉:古老的杉树。
野人:野外的人。
外围:外部。
十客聚:容纳十人聚会。
瞿仙馆:传说中的仙人馆。
遗步:遗留的足迹。
八叠坡:八叠坡地。
亭:亭子。
澄潭:清澈的潭水。
老木:老树。
迥:遥远。
凛:寒冷。
僻在:偏远在。
宫南路:通往皇宫的路。
狙猿:猕猴。
纷上下:上下穿梭。
石窦:石缝。
微涓:细小的水流。
渔舟子:渔夫。
洞户:洞口。
定:必定。
误:错误。
惆怅:失落。
屡:多次。
二十年:二十年时间。
历历经行:反复走过的地方。
翻译
昔日游历桃花源,首站是白马渡。渡口清幽深远,大雁栖息高枝。
白马渡也是仙境,古人曾有奇遇。
洞门隐秘难觅,只能听见激流声。
遥望羽士居所,乘舟过方舟渡。
长廊环绕五座殿堂,重重楼阁映照千树。
建筑规模宏大,绿荫环绕保护。
山顶远眺五溪,壶头山近在眼前。
古皇宫位于北边,屋瓦笼罩着松雾。
古杉是晋代遗物,中间空洞供野人居住。
外围四十尺宽,内部可容纳十人聚会。
我在瞿仙馆漫步,留下足迹在坛上。
然后下坡至八叠坡,一亭集众多美景。
两山环抱清澈潭,老树枝干交错。
前方景色秀丽而开阔,长久停留心生敬畏。
桃花源难以寻觅,偏僻在宫南路旁。
山路越走越深邃,猕猴穿梭林间。
石缝中流出细流,使我犹豫不决。
过去听说渔夫,曾在水边见到洞口。
如今看来那洞在远方,定是后人误传。
遗憾归去,此游不能重来。
至今已二十年,那些路途历历在目。
鉴赏
这首诗是宋代诗人姜夔的《昔游诗十五首(其九)》,描绘了作者对往昔游历桃源山的回忆。诗中以白马渡为起点,通过描绘渡口的清幽深远,以及鸿鹄栖息的高树,暗示了洞天福地的神秘气息。接着,诗人想象洞门隐匿,只能听到激流的水声,展现出探索的奇幻感。
随后,诗人描述了羽人宅的宏伟壮观,殿堂林立,绿树环绕,令人赞叹。他遥望五溪和故宫,古杉参天,透露出历史的沧桑。在瞿仙馆的游览中,诗人感叹自然之美,又因山行深入,猿猴活跃,增添了探险的生动画面。
最后,诗人表达了对桃源山美景的留恋与遗憾,因为此地偏僻,难以频繁重游。尽管已经过去了二十年,他对曾经走过的路径仍记忆犹新。整首诗语言优美,意境深远,展现了作者对自然景色的热爱和对时光流逝的感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