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国学网>诗词大全>诗句大全>不戢不难,受福不那全文

不戢不难,受福不那

出处:《桑扈
先秦 · 诗经
交交桑扈,有莺其羽。
君子乐胥,受天之祜。
交交桑扈,有莺其领。
君子乐胥,万邦之屏。
之屏之翰,百辟为宪。
不戢不难,受福不那
兕觥其觓,旨酒思柔。
彼交匪敖,万福来求。

拼音版原文

jiāojiāosāngyǒuyīng

jūnshòutiānzhī

jiāojiāosāngyǒuyīnglǐng

jūnwànbāngzhībīng

zhībīngzhīhànbǎiwèixiàn

nánshòu

gōngqiúzhǐjiǔróu

jiāofěiáowànláiqiú

注释

桑扈(hù):鸟名,即青雀。

交交:鸟鸣声。

莺:有文采的样子。羽毛有文采,喻诸侯有才华。

君子:此指群臣。

胥(xū):语助词。

祜(hù):福禄。

领:鸟颈。此句言颈羽之美。

万邦:各诸侯国。

屏:屏障,起护卫作用,喻重臣。

之:是。翰:“干”的假借,支柱。

百辟:各国诸侯。

宪:法度。

不:语助词,下同。

戢(jí):克制。

难(nuó):通“傩”,行有节度。

那(nuó):多。

兕(sì)觥(gōng):牛角酒杯。

觩(qiú):弯曲的样子。

旨酒:美酒。

思:语助词。

柔:指酒性温和。

彼:指贤者。

交:“儌(jiǎo)”的假借。

匪敖:不傲慢。敖,通“傲”,倨傲,傲慢。

求:同“逑”。聚集。

翻译

交交鸣叫桑扈鸟,身有华丽的羽毛。大人君子多快乐,当受上天的福报。
交交鸣叫桑扈鸟,颈间羽色好美妙。大人君子多快乐,保卫家国的依靠。
国家屏障和栋梁,诸侯以你为榜样。克制自己守礼节,受福多得难计量。
牛角酒杯弯又弯,美酒醇厚味道香。贤者交往不倨傲,万福汇聚你身上。

译文

交交鸣叫桑扈鸟,身有华丽的羽毛。大人君子多快乐,当受上天的福报。

交交鸣叫桑扈鸟,颈间羽色好美妙。大人君子多快乐,保卫家国的依靠。

国家屏障和栋梁,诸侯以你为榜样。克制自己守礼节,受福多得难计量。

牛角酒杯弯又弯,美酒醇厚味道香。贤者交往不倨傲,万福汇聚你身上。

赏析

这是一首乐歌。首两章均以“交交桑扈”起兴,这是《诗经》作品常见的一种表现手法。它的作用在于以一种浅近的自然物象,引出全诗所要记叙的事件或抒发的感情。在起兴的物象和表达的内容之间尽管没有什么必然的直接联系,但两者往往会在某一方面具有内在的通融性,从而使人在不可言传中获得联想和意会的妙趣。如这首诗起兴中欢然鸣叫的青雀,光彩明亮的羽毛,就为以下陈述宴饮营造了一种明快欢乐的气氛,仿佛自然界的青雀与宴饮者之间存在着一种相互作用的心理感应。这种表现手法的运用,大大加强了作品的生动性。 

从内容来看,这首助兴的劝饮乐歌还真有点政治色彩。它上来便指出君子的快乐,是来自上天所赐的福禄;接着又强调君子也就是与会诸侯对于国家的重要性。前两章的述写在先扬中已暗伏后抑的因素,所以后两章即在此基础上向与饮者提出“不戢不难”和“彼交匪敖”的要求。应该说这种劝说是很尖锐也很严厉的,但由于前面“之屏之翰,百辟为宪”的铺垫,和后面“万福来求”的激励,使之显得从容不迫、合情合理,所以也就更具有理性和感情的说服力。“兕觥其觩,旨酒思柔”两句,其表面作用是点出饮酒,在全诗中立一基点,据此可认为它是周王宴饮诸侯时所奏的乐歌;但在第四章的前面,它的特殊地位又对以下的“匪敖”,起着一种隐喻的暗示。它似乎是在告诉人们:正和性柔能使酒美一样,人不傲才能福禄不断。这种隐喻,是很有深意的。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种和谐美好的社会景象,通过对自然界的观察来表达人们对理想生活的向往。其中,“交交桑扈”形容桑树的枝叶相互交织,显得生机勃勃;“有莺其羽”则是说鸟儿在这样的环境中栖息,依偎于这片绿意之中。“君子乐胥”表明君子们在这样和谐的自然环境中感到快乐。

诗人通过这种描写来传达一种理想社会的状态,其中“受天之祜”意味着人们生活在上天的恩泽之下,享受到自然界的赐福。而“万邦之屏”则强调了君子的德行能够成为国家的保护伞。

接下来的几句,“之屏之翰,百辟为宪”进一步阐述了君子德行对于社会秩序的重要性,它如同笔墨书写出法律法规一样,为国家立法。“不戢不难,受福不那”表达了一种平和无争,不强求也不拒绝,自然而然地接受天赐之福的生活态度。

“兕觥其觓,旨酒思柔”则是说君子在这样美好的环境中享用美酒,心境愈发温和。而最后,“彼交匪敖,万福来求”意味着这种和谐相处的状态不是浮夸的,而是真实存在的,每个人都能得到无尽的福祉。

整首诗通过对自然景象和理想社会生活的描绘,表达了对和谐、平等、德行至上的赞美,以及对理想生活的追求。

诗句欣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