宝刹云深人不到,玉环尘寂事空闻
出处:《泊飞来寺》
明 · 何孟伦
扁舟重过峡山寺,老衲相迎停夕曛。
宝刹云深人不到,玉环尘寂事空闻。
诸山对峙双门迥,一水中流两岸分。
千古依依名胜地,断崖枯木护閒云。
宝刹云深人不到,玉环尘寂事空闻。
诸山对峙双门迥,一水中流两岸分。
千古依依名胜地,断崖枯木护閒云。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诗人乘船再次经过峡山寺时的所见所感,充满了对自然美景与历史遗迹的感慨。首句“扁舟重过峡山寺”,以“扁舟”点明行舟之轻便,暗示诗人可能是在寻求心灵的宁静或是逃避世俗的喧嚣。接着,“老衲相迎停夕曛”一句,通过“老衲”的迎接和夕阳的余晖,营造出一种静谧而庄严的氛围,仿佛时间在此刻凝固,让人感受到一种超脱尘世的宁静。
“宝刹云深人不到,玉环尘寂事空闻”两句,进一步渲染了寺庙的幽静与神秘。宝刹,即佛寺,此处形容寺庙高耸入云,远离尘嚣,连行人都难以到达,更显其神圣与隐秘。玉环,可能是指寺庙中的某种装饰或传说中的宝物,其尘封已久,往事已成空谈,强调了时间的流逝和历史的变迁。
“诸山对峙双门迥,一水中流两岸分”描绘了峡山寺周边的地理环境,群山环抱,双门相对,一水横流,两岸分明,构成了一幅壮丽的山水画卷。这种壮阔的自然景观与寺庙的静谧形成鲜明对比,增添了诗的意境深度。
最后,“千古依依名胜地,断崖枯木护閒云”表达了诗人对峡山寺这一千年古迹的深厚情感。断崖与枯木,象征着时间的无情与自然的永恒,它们守护着悠闲的白云,既是对自然美的赞美,也是对历史文化的敬仰。整首诗通过对峡山寺及其周围景物的细腻描绘,展现了诗人对自然与历史的深刻感悟,以及对美好事物的无限眷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