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知露井侧,复与夭桃邻
出处:《咏李诗》
南北朝 · 江总
嘉树春风早,春风花落新。
但见成蹊处,几得正冠人。
当知露井侧,复与夭桃邻。
但见成蹊处,几得正冠人。
当知露井侧,复与夭桃邻。
拼音版原文
注释
嘉树:美好的树木,指开花早或形态优美的树。春风早:早春时节的风。
花落新:新开的花在春风中飘落。
但见:只看见。
成蹊处:形成小路的地方,比喻人迹罕至的小道,出自《史记·李将军列传》中的桃李不言,下自成蹊。
几得:有多少能够。
正冠人:指行为端正、品行高洁的人,这里比喻品德高尚足以作为榜样之人。
当知:应当知道。
露井侧:露水湿润的井边,一般指清静偏僻之处。
复与:又和。
夭桃:形容桃花茂盛艳丽,此处也借指美女或春光。
翻译
早春时节佳树美,春风中花朵纷飞新。只见小路旁落花满地,有多少人能端正衣冠过此径。
应知那井边清露处,桃花娇艳又为邻。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春天的景象,通过对比鲜明地表达了诗人对才华横溢却不为世人所知的感慨。
"嘉树春风早"一句,写出了春天到来之早,佳木吐绿,似乎在赞美春日里树木的繁盛。紧接着"春风花落新"则表现了春天里的花朵虽然纷飞,却又迅速凋零,暗示着过眼云烟,生长与衰败并存。
第三句"但见成蹊处,几得正冠人"通过对人的评价标准提出质疑。"成蹊"指的是常规的轨迹或常态,而"正冠人"则是指那些名副其实、地位尊崇的人物。诗人似乎在问,人们是否真的能够按照一定的标准来评判一个人的才华和地位。
最后两句"当知露井侧,复与夭桃邻"则充满了哲理。"露井"指的是古代圣贤孔子曾居住的地方,而"夭桃"是传说中的一种寿命短暂的植物。这两者相提并论,诗人可能在暗示,即便是伟大的智慧和短暂的生命也同处于世间。
整首诗通过景物描写和哲理思考,表达了诗人对才华与地位、生命与价值的深刻感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