断崖云影挂枯树,劈涧雷声走怒湍
出处:《过毛竹山》
宋 · 章鉴
一重关复一重关,一步难于一步难。
地僻林深晴亦湿,山高风猛夏犹寒。
断崖云影挂枯树,劈涧雷声走怒湍。
不信世间陵谷变,野樵偏识旧衣冠。
地僻林深晴亦湿,山高风猛夏犹寒。
断崖云影挂枯树,劈涧雷声走怒湍。
不信世间陵谷变,野樵偏识旧衣冠。
拼音版原文
注释
关:古代城池或要塞的门。难:困难。
地僻:偏远的地方。
晴亦湿:晴天也显得潮湿。
山高风猛:形容山势高峻,风力强劲。
野樵:山野中的樵夫。
翻译
一道关接着一道关,每一步都比前一步艰难。地处偏僻,森林幽深,即使晴天也湿润,山势高峻,即便夏天风也猛烈,感觉很冷。
悬崖上云影映在枯枝上,山谷间雷声在激流中回荡。
我不信这世上会有沧海桑田的变化,只有山野樵夫能辨认出昔日的景象。
鉴赏
这首诗是宋代诗人章鉴的《过毛竹山》,描绘了作者在毛竹山中艰难行进的景象。首句“一重关复一重关,一步难于一步难”运用叠词和对比,形象地写出山路的崎岖险峻,步步为营的感觉。接下来的两句“地僻林深晴亦湿,山高风猛夏犹寒”,通过环境的描写,展现出山中气候的特殊,即使晴天也湿润,夏天山顶却寒意逼人。
“断崖云影挂枯树,劈涧雷声走怒湍”这两句运用了夸张和拟人的手法,描绘出山势陡峭,云雾缭绕,涧水奔腾的壮丽景色,给人以强烈的视觉冲击。最后,“不信世间陵谷变,野樵偏识旧衣冠”表达了诗人对世事变迁的感慨,即使山河易改,但山民的生活习惯和传统衣着依然如故,富有历史的厚重感。
整体来看,这首诗以细腻的笔触描绘了毛竹山的自然风光,同时也融入了诗人的人生体验和哲理思考,展现了宋诗的意境之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