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瓯永固识人和,万里烽烟发兴多
出处:《古戍三绝》
清 · 玄烨
金瓯永固识人和,万里烽烟发兴多。
设使山林有暗晓,更须太息论如何。
设使山林有暗晓,更须太息论如何。
鉴赏
这首诗是清代皇帝玄烨所作的《古戍三绝》中的第二首,通过“金瓯永固识人和,万里烽烟发兴多”两句,开篇即展现出宏大的历史视野与深沉的人文关怀。首句“金瓯永固识人和”,以“金瓯”象征国家的完整与稳固,强调了君主对于国家统一与和谐的深刻认识。而“识人和”则进一步点明了君主对于人民和睦相处的重视,体现了其治国理念中的人本思想。
接下来的“万里烽烟发兴多”,则描绘了一幅辽阔的边疆景象,烽火连天,战事频仍,展现了古代战争的残酷与频繁。这一句不仅描绘了军事活动的紧张氛围,也暗示了国家面临的内外挑战与危机。
后两句“设使山林有暗晓,更须太息论如何”,则在前文铺垫的基础上,转向对未来的思考与忧虑。这里“山林有暗晓”可能象征着隐秘的危机或潜在的变故,而“太息论如何”则表达了对未知未来的深深忧虑与思考。这两句诗不仅展现了诗人对国家命运的关切,也体现了其深邃的历史洞察力和哲学思考。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历史场景的描绘和对未来可能性的探讨,展现了作者对国家稳定、人民和谐以及未来不确定性的深刻思考,体现了其作为君主的远见卓识和人文情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