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国学网>诗词大全>诗句大全>向非贤牧政通灵,几负松陵耒耜经全文

向非贤牧政通灵,几负松陵耒耜经

宋 · 范成大
向非贤牧政通灵,几负松陵耒耜经
天籁侵晨占少女,雨师连夜檄玄冥。
作霖岂必求商野,召见谁能右汉庭。
闻有追锋传好语,从今侧耳为君听。

注释

向非贤:指不贤明的统治者。
牧政:治理国家。
通灵:与神灵相通或得到神灵的感应。
耒耜:古代农具,这里代指耕作。
少女:象征春天或生机。
雨师:掌管雨的神。
檄:古代官方文书,此处指命令。
玄冥:古代神话中的冥界之神。
作霖:降下大雨。
商野:古代地名,泛指广阔的地方。
右汉庭:超越朝廷的权力。
追锋:追赶的好消息。
侧耳:专心倾听。
君:对对方的尊称。

翻译

面对非贤明的治理,神灵似乎失去了感应,他几乎辜负了松陵耕田的辛勤努力。
清晨的自然之声预示着少女的到来,雨神连夜发出命令给冥界的主宰。
降雨不一定只在商野之地,谁能超越朝廷召唤的权威呢?
听说有好消息传来,我将全心倾听,只为你的佳音。

鉴赏

这首诗是宋代诗人范成大的作品,标题虽未给出,但从内容来看,它描述了对地方官员良好治理和及时降雨的赞美。首句“向非贤牧政通灵”表达了对地方长官智慧与德政的肯定,认为如果不是这样的贤明管理,可能无法迎来丰收的季节。次句“几负松陵耒耜经”进一步强调了耕作的重要性,以及对前任或现任官员能够关注农事的欣慰。

第三句“天籁侵晨占少女”描绘了清晨的自然之声预示着雨水的到来,用“少女”比喻雨量适中,显示出诗人对节气变化的敏感和对雨水的期盼。第四句“雨师连夜檄玄冥”则将降雨比作神灵的命令,形象生动地展现了雨的降临。

第五句“作霖岂必求商野”表达了诗人对于适时降雨的满足,认为良好的灌溉并不一定需要在广阔的田野上寻求,而是恰到好处地滋润了土地。第六句“召见谁能右汉庭”则以汉朝的典故,赞扬了当政者的决策能力,认为他们能做出正确的决策,使百姓受益。

最后两句“闻有追锋传好语,从今侧耳为君听”表达了诗人对更多好消息的期待,表示会密切关注并倾听关于丰收的好消息,这既是对官员的鼓励,也是对农民辛勤劳作的肯定。

总的来说,这首诗通过描绘雨的降临和其带来的积极影响,赞美了地方官员的明智决策和对民生的关注,体现了古代文人对农业丰收的重视和对和谐社会的向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