惨淡扬州月,萧条邗水春
出处:《钱烈女哀词》
明末清初 · 屈大均
一代汉宗臣,衣冠冢与邻。
兰心忧社稷,漆室抱经纶。
惨淡扬州月,萧条邗水春。
东南佳丽尽,馀尔露筋人。
兰心忧社稷,漆室抱经纶。
惨淡扬州月,萧条邗水春。
东南佳丽尽,馀尔露筋人。
鉴赏
这首诗是明代末期至清代初期诗人屈大均所作的《钱烈女哀词(其二)》。诗中以“钱烈女”为对象,通过描绘其生前的高尚品德和牺牲精神,以及对其身后凄凉境遇的感慨,展现了对这位女性英雄的深切悼念。
首联“一代汉宗臣,衣冠冢与邻”,开篇即点出钱烈女虽非男性帝王将相,却同样具有卓越的贡献与影响力,其墓地与普通百姓相邻,暗示其身份虽显赫,但生活朴素,与民同乐。
颔联“兰心忧社稷,漆室抱经纶”,运用典故,将钱烈女比作兰花般高洁的心志,忧虑国家社稷的安危;同时,她怀抱治国理政的才能,却未能施展于世,表达了对她的才华未展的遗憾。
颈联“惨淡扬州月,萧条邗水春”,通过扬州月色的惨淡和邗江春水的萧条,营造出一种凄凉的氛围,象征钱烈女生前生活的艰难与身后环境的冷清,同时也暗喻了当时社会的动荡与不公。
尾联“东南佳丽尽,馀尔露筋人”,指出在东南地区众多的美丽景致中,唯有钱烈女这样的女性英雄,如同露筋般坚韧不屈,独树一帜,表达了对她独特魅力和精神品质的高度赞扬。
整首诗通过对钱烈女生平事迹的追忆和对其精神风貌的刻画,不仅展现了诗人对她的崇高敬意,也反映了对当时社会现实的深刻反思,体现了诗人深厚的人文关怀和历史责任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