质行乡闾推表正,芳名俎豆相辉映
出处:《崇祀乡贤诗》
明 · 李梓
子建赋才雄八斗,先生蕴奇倾二酉。
寓言蒙叟亦危机,问字子云为吃口。
孝廉抱膝傲眉山,屡蹶公车时不偶。
顿悟因缘若草霜,乘箕回首白云乡。
藏山业富书千卷,遗子象贤墨一庄。
长公皋座才超越,贤声独迈扬天阙。
仲君以次尽琳琅,州牧赞府盈床笏。
吾程元气久不舒,前辈仪型几代虚。
羡公丛桂风千载,藉有馀光被井庐。
质行乡闾推表正,芳名俎豆相辉映。
紫薇何必早蜚英,留与儒林歌且咏。
寓言蒙叟亦危机,问字子云为吃口。
孝廉抱膝傲眉山,屡蹶公车时不偶。
顿悟因缘若草霜,乘箕回首白云乡。
藏山业富书千卷,遗子象贤墨一庄。
长公皋座才超越,贤声独迈扬天阙。
仲君以次尽琳琅,州牧赞府盈床笏。
吾程元气久不舒,前辈仪型几代虚。
羡公丛桂风千载,藉有馀光被井庐。
质行乡闾推表正,芳名俎豆相辉映。
紫薇何必早蜚英,留与儒林歌且咏。
鉴赏
这首诗通过一系列典故和比喻,赞美了多位古代贤士的才华、品德以及对后世的影响。从曹植(子建)的文采飞扬到庄周寓言中的深邃哲思,再到扬雄(子云)的学问,诗中展现了古代文人学者的多样风采。孝廉的傲骨、公车不遇的无奈、顿悟后的超脱,以及藏书丰富、遗泽后代的智慧,都是诗人所推崇的精神品质。
诗中还提到了几位具体的历史人物,如蒙恬、扬雄、王安石(长公)、以及一些地方官吏,他们或在学术、政绩上卓有成就,或在道德品行上为人称颂。李梓通过这些人物的故事,表达了对古代贤士的敬仰之情,并强调了他们的精神遗产对后世的深远影响。
最后,诗人以“紫薇何必早蜚英”一句,表达了对古代贤士才华早露的羡慕,同时也借“留与儒林歌且咏”之句,希望他们的事迹能够被后世传唱,成为激励后来者的精神灯塔。整首诗不仅是对古代贤士的颂扬,也是对传承和弘扬优秀传统文化的呼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