煮茗尽供台上客,研朱还假洞中人
出处:《滴露泉》
明 · 邵宝
一滴源头息息新,每从旱日见天真。
涓涓昼夜江湖远,洒洒乾坤雨露均。
煮茗尽供台上客,研朱还假洞中人。
再歌晦老南岩句,始信青山本有神。
涓涓昼夜江湖远,洒洒乾坤雨露均。
煮茗尽供台上客,研朱还假洞中人。
再歌晦老南岩句,始信青山本有神。
鉴赏
这首《滴露泉》由明代诗人邵宝所作,通过细腻的笔触描绘了滴露泉的自然之美与精神之深。
首联“一滴源头息息新,每从旱日见天真”开篇即点出滴露泉的鲜活生命力,即使在干旱的日子里,也能展现出自然界的纯净与生机。这里以“一滴”为起点,寓意泉水虽小却源源不断,象征着生命的不息和自然的永恒。
颔联“涓涓昼夜江湖远,洒洒乾坤雨露均”进一步扩展了滴露泉的影响范围,不仅日夜流淌,滋养着周围的江湖,更均匀地洒落于天地之间,如同雨水一般滋润万物,展现了滴露泉对自然界广泛而深远的贡献。
颈联“煮茗尽供台上客,研朱还假洞中人”则将滴露泉的用途与人的生活联系起来,泉水不仅可供煮茶,满足文人雅士的品茗之乐,还能作为研墨的佳水,帮助洞中隐士完成创作,体现了滴露泉在人类文化生活中的重要地位。
尾联“再歌晦老南岩句,始信青山本有神”以引用晦老南岩的诗句作为结尾,表达了对滴露泉及其背后自然力量的敬畏之情。这里的“青山本有神”,既是对滴露泉所在山川之美的赞美,也是对自然之灵的深刻感悟,暗示了滴露泉不仅仅是物质的存在,更是蕴含着深厚精神内涵的自然奇迹。
整体而言,《滴露泉》通过对滴露泉这一自然景观的描绘,展现了其独特的生命活力、广泛的自然影响以及在人类文化生活中的重要价值,同时也传达了对自然之美的赞叹和对自然精神的深刻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