杜陵谁有补亡诗,坡仙诗中画更奇
出处:《慧林赋海棠》
金 · 赵秉文
君不见三郎花下吹觱栗,宁王搦管番绰拍。
一声惊梦破华清,海棠顿觉无颜色。
又不见百花潭北西郊路,醉里花仙觅奇句。
觉来酒尽花已空,诗人不是无心赋。
梨园富贵春萧瑟,空对画图三叹息。
杜陵谁有补亡诗,坡仙诗中画更奇。
君不见西园往日称繁雄,罗衣不复能春风。
雄楼杰阁春色里,温馨淑气月明中。
纤条袅袅春无力,犹绕空墙绊游客。
不应折赠寄僧房,来与幽人慰岑寂。
石门老衲僧中癯,鼻端苦觅香有无。
何似东庵人散后,月斜疏影照跏趺。
一声惊梦破华清,海棠顿觉无颜色。
又不见百花潭北西郊路,醉里花仙觅奇句。
觉来酒尽花已空,诗人不是无心赋。
梨园富贵春萧瑟,空对画图三叹息。
杜陵谁有补亡诗,坡仙诗中画更奇。
君不见西园往日称繁雄,罗衣不复能春风。
雄楼杰阁春色里,温馨淑气月明中。
纤条袅袅春无力,犹绕空墙绊游客。
不应折赠寄僧房,来与幽人慰岑寂。
石门老衲僧中癯,鼻端苦觅香有无。
何似东庵人散后,月斜疏影照跏趺。
鉴赏
这首《慧林赋海棠》由金代诗人赵秉文所作,通过丰富的想象和细腻的描绘,展现了海棠花在不同情境下的美丽与哀愁。
首先,诗中以“君不见”开头,引出两个场景。第一个场景是唐玄宗李隆基在华清宫吹奏觱栗,宁王李宪则在旁边作画,乐声与画笔交织,惊醒了海棠的美梦,使其颜色黯淡。第二个场景则是百花潭边,诗人醉卧花间,寻找灵感,醒来时却发现花已凋零,诗人的心境也随之失落。
接着,诗中转而描述了梨园的景象,富贵的氛围中透露着一丝萧瑟,仿佛春天也失去了生机。诗人杜甫和苏轼被提及,他们的诗歌中既有文字之美,也有画意之妙。然后,诗笔转向了西园,昔日的繁盛不再,罗衣已无法在春风中舞动。雄伟的楼阁在春色中显得无力,只有月光下的疏影为游客带来一丝安慰。
最后,诗中提到石门老僧在寻找香的气息,而东庵在人散后,月光下的海棠影子投射在僧人的坐垫上,营造出一种宁静与超脱的氛围。整首诗通过对海棠花不同情境的描绘,展现了其从盛开到凋零的过程,以及在不同人物眼中所呈现的不同情感色彩,表达了诗人对自然与人生的深刻感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