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缄见元式,疾读下数行
出处:《得平湖沈楷秀才书》
明 · 林光
严城迫残腊,客星过我堂。
欲语欲不语,手持书一缄。
开缄见元式,疾读下数行。
何啻获珠贝,目过心不忘。
我迹乌足数,雁凫随稻梁。
吾子独何见,亹亹过推扬。
斯学若聚宝,宝积山自光。
斯学若浮海,海阔须舟航。
迟迟嗟抱璞,渺渺空望洋。
孰与登彼岸,孰与发其藏。
年驰力不逮,尔鬓忽已苍。
寄语当湖子,何时来我傍。
手掬桐江流,共漱千年力。
欲语欲不语,手持书一缄。
开缄见元式,疾读下数行。
何啻获珠贝,目过心不忘。
我迹乌足数,雁凫随稻梁。
吾子独何见,亹亹过推扬。
斯学若聚宝,宝积山自光。
斯学若浮海,海阔须舟航。
迟迟嗟抱璞,渺渺空望洋。
孰与登彼岸,孰与发其藏。
年驰力不逮,尔鬓忽已苍。
寄语当湖子,何时来我傍。
手掬桐江流,共漱千年力。
鉴赏
这首诗是明代诗人林光所作的《得平湖沈楷秀才书》。诗中描绘了诗人收到好友沈楷书信时的激动心情和对友情的珍视。首句“严城迫残腊,客星过我堂”以严冬的城池和客星的过境,象征着时光的紧迫和远方友人的到来,营造出一种期待与喜悦交织的氛围。
接下来,“欲语欲不语,手持书一缄”表达了诗人收到书信后内心的激动与紧张,想要立刻阅读却又稍作犹豫的情态。而“开缄见元式,疾读下数行”则展现了诗人迫不及待地打开信封,快速阅读的心情,仿佛急于了解朋友的近况和心意。
“何啻获珠贝,目过心不忘”一句,将收到的信件比作珍贵的珍珠贝壳,强调了信件内容的重要性,同时也表达了诗人对信中信息的深刻记忆和珍视。
“我迹乌足数,雁凫随稻梁。吾子独何见,亹亹过推扬”通过类比,诗人表达了自己与朋友之间的深厚情谊,以及对方对自己学识的认可与推崇,暗示了朋友的鼓励和支持对于自己的成长起到了关键作用。
“斯学若聚宝,宝积山自光。斯学若浮海,海阔须舟航”运用比喻,进一步强调了学识的价值和重要性,如同宝藏和船只,能够照亮前行的道路,跨越广阔的海洋。
“迟迟嗟抱璞,渺渺空望洋。孰与登彼岸,孰与发其藏”表达了诗人对于自身学识和能力的反思,以及对于如何更进一步的思考,希望找到通往知识彼岸的途径,开启知识的宝藏。
最后,“年驰力不逮,尔鬓忽已苍。寄语当湖子,何时来我傍。手掬桐江流,共漱千年力”则是诗人对时间流逝的感慨,以及对朋友的期盼,希望朋友能早日来访,共同分享知识的力量,如同手捧桐江之水,洗涤心灵,追求千年的智慧与力量。
整首诗情感真挚,语言流畅,不仅表达了诗人对友情的珍视和对知识的渴望,也体现了明代文人对于自我成长和探索未知世界的不懈追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