屐从一径委蛇处,亭在双峰掩映间
出处:《龚守诚为山于水北庄诗以讯之用玉林韵》
明 · 邵宝
却对真山作假山,白云来往隔松关。
屐从一径委蛇处,亭在双峰掩映间。
地僻有人能散逸,时清何物不幽閒。
二泉精舍长邻近,日见林翁杖屦还。
屐从一径委蛇处,亭在双峰掩映间。
地僻有人能散逸,时清何物不幽閒。
二泉精舍长邻近,日见林翁杖屦还。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隐逸与自然和谐共存的画面。首句“却对真山作假山”,巧妙地运用了对比手法,既是对所建假山的赞美,也暗含了对自然美景的向往与追求。接着,“白云来往隔松关”一句,通过白云和松树的意象,营造出一种超脱尘世、远离喧嚣的氛围。
“屐从一径委蛇处,亭在双峰掩映间”两句,具体描绘了山中路径与亭台的位置,委蛇形容山路曲折蜿蜒,双峰掩映则展现了山景的层次感和神秘感,让人仿佛置身于幽静的山林之中,感受到自然之美与建筑之美的和谐统一。
“地僻有人能散逸,时清何物不幽閒”两句,进一步深化了主题,表达了在远离尘嚣之地,人们能够过上自由自在、心灵宁静的生活。这里的“散逸”不仅指人的行为,更体现了精神上的解脱与自由。
最后,“二泉精舍长邻近,日见林翁杖屦还”两句,以“二泉精舍”作为背景,描绘了日常生活中的一幕,林翁每日往返于山林之间,既表现了生活的简朴与宁静,也暗示了人与自然的和谐共生关系。
整体来看,这首诗通过对山林景色的细腻描绘,以及对隐逸生活状态的向往与赞颂,展现了明代文人士大夫对于自然美和精神自由的追求,同时也反映了当时社会背景下的一种理想化生活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