铃鸾小队骎骎去,莫是寻芳过五侯
出处:《玉河桥即事》
明 · 区怀年
西苑凉风彻御沟,平桥霜草夕阳收。
中涓络绎持丹凤,宿卫传呼驻紫骝。
流水自纡宫路晚,古槐高拂禁城秋。
铃鸾小队骎骎去,莫是寻芳过五侯。
中涓络绎持丹凤,宿卫传呼驻紫骝。
流水自纡宫路晚,古槐高拂禁城秋。
铃鸾小队骎骎去,莫是寻芳过五侯。
鉴赏
这首《玉河桥即事》描绘了一幅明快而富有诗意的京城秋日景象。诗人以细腻的笔触,勾勒出西苑的凉风、御沟的流水、平桥上的霜草、夕阳的余晖,以及宫路上蜿蜒的古槐,营造出一种宁静而庄严的氛围。
首句“西苑凉风彻御沟”,开篇即点明了地点与季节,凉风贯穿西苑,御沟水波不兴,营造出清幽的环境。接着,“平桥霜草夕阳收”一句,将视线转向平桥之上,霜草覆盖,夕阳西下,画面更加丰富,色彩层次分明。
“中涓络绎持丹凤,宿卫传呼驻紫骝。”这两句描绘了宫廷中的仪仗队伍,中涓(宫中近侍)手持丹凤图案的旗帜,宿卫(宫廷警卫)传令声声,驻足于紫骝(皇家马匹)旁,展现了皇家的威严与庄重。
“流水自纡宫路晚,古槐高拂禁城秋。”流水绕着宫路缓缓流淌,直到傍晚,古槐树高耸入云,枝叶在秋风中轻轻摇曳,与禁城的秋色相映成趣,增添了诗的意境美。
最后,“铃鸾小队骎骎去,莫是寻芳过五侯。”铃鸾(装饰有铃铛和鸾鸟的马具)小队快速离去,或许是为了探访贵族府邸,享受秋日的美景。这一句不仅描绘了行进中的动态美,也暗示了京城贵族生活的奢华与雅致。
整体而言,《玉河桥即事》通过细腻的景物描写和生动的人物活动,展现了明代京城秋日的风貌,既有自然景观的美丽,也有宫廷生活的庄严与繁华,是一首富有时代特色和艺术感染力的佳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