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国学网>诗词大全>诗句大全>滴泪暂归泉客去,报恩还入掌中来全文

滴泪暂归泉客去,报恩还入掌中来

明末清初 · 陈恭尹
一丘埋玉未须哀,明月偏宜老蚌胎。
滴泪暂归泉客去,报恩还入掌中来

鉴赏

这首诗以“佟声远索题连珠冢二首(其二)”为背景,由明代末年至清代初期的诗人陈恭尹所作。通过“一丘埋玉未须哀,明月偏宜老蚌胎”这两句,诗人巧妙地运用了比喻手法,将“埋玉”比作生命的终结,但并未因此而哀伤,而是看到了其中蕴含的希望与美好,如同明月照耀在老蚌的胎上,赋予了新的生命与意义。

“滴泪暂归泉客去,报恩还入掌中来”这两句则进一步深化了主题,通过泪水的流淌与回归,象征着情感的传递与感恩之心的表达。泪水暂时离开,是为了归于地下,成为泉客(即逝者的象征)的陪伴;而感恩之情,则是永恒的,它会像掌中的珍宝一样,永远被珍惜与铭记。

整体而言,这首诗表达了对生命终结的平静接受,以及对生命中美好事物与情感的深刻珍视和传承。通过形象生动的比喻和富有哲理的思考,展现了诗人对人生、死亡及情感的独特见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