待我云峰三十六,饥来亦复一茹芝
出处:《答黄扶孟》
明末清初 · 屈大均
与君心结廿年知,删述垂名岁月迟。
太白狂歌人欲杀,少陵儒雅自能师。
长生但向文章得,不死何须药饵持。
待我云峰三十六,饥来亦复一茹芝。
太白狂歌人欲杀,少陵儒雅自能师。
长生但向文章得,不死何须药饵持。
待我云峰三十六,饥来亦复一茹芝。
鉴赏
这首诗是明代末期至清代初期诗人屈大均所作的《答黄扶孟(其二)》。诗中以“与君心结廿年知”开篇,表达了诗人与友人深厚的友情,两人相识相知已有二十年之久。接着,“删述垂名岁月迟”一句,既是对过往岁月的感慨,也暗示了诗人在文学创作上的追求和努力。
“太白狂歌人欲杀,少陵儒雅自能师”两句,巧妙地引用了李白和杜甫的典故,将自己与这两位伟大的诗人相提并论,表达了诗人对文学艺术的热爱和追求。李白以豪放不羁著称,而杜甫则以儒家的道德修养和深沉的忧国忧民情感为人称道,屈大均在此处自比,显示了他既追求个性解放又注重道德修养的文学理想。
“长生但向文章得,不死何须药饵持”则是对生命意义的深刻思考。诗人认为,真正的长生并非肉体的永存,而是通过文学作品流传后世,成为永恒。这种观点超越了传统的生死观,体现了诗人对文学价值的独到见解。
最后,“待我云峰三十六,饥来亦复一茹芝”一句,以云峰三十六喻指人生道路上的艰难险阻,即使在困境中,诗人也愿意像仙人一样,以芝草为食,保持内心的纯净与超脱。整首诗充满了对友情、文学、生命和理想的深情探讨,展现了屈大均作为一位文人的独特风采和深厚情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