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泉曾未面,泉石旧忘情
出处:《次薛叔载石泉韵》
宋 · 释居简
石泉曾未面,泉石旧忘情。
不与滔滔竞,常怀止止清。
渭非泾酝藉,贪是恶声名。
自洁怜他浊,凭谁吊屈平。
不与滔滔竞,常怀止止清。
渭非泾酝藉,贪是恶声名。
自洁怜他浊,凭谁吊屈平。
鉴赏
这首诗以石泉为题,借物抒情,表达了诗人对石泉的深厚情感和对自身品格的坚守。首句“石泉曾未面”,诗人并未直接接触过石泉,却已对其心生向往,暗示了石泉在诗人心中的独特地位。接着,“泉石旧忘情”一句,诗人将自己与石泉的情感比作老友重逢,既表达了对石泉的深厚情感,也暗含了对过往岁月的怀念。
“不与滔滔竞,常怀止止清”两句,诗人以石泉的静水流深,比喻自己的人格追求,不随波逐流,保持内心的清明与宁静。这里运用了“止水”的典故,即《老子》中的“上善若水,水善利万物而不争,处众人之所恶,故几于道。”通过对比“滔滔”与“止止”,诗人鲜明地表达了自己对超脱世俗、追求内心平和的生活态度的向往。
“渭非泾酝藉,贪是恶声名”两句,诗人以渭水和泾水的对比,寓意正直与贪婪的不同结果。渭水因其清澈而受到赞誉,而泾水因混浊而声名狼藉。这里不仅是在批评贪婪之人的恶名昭彰,也是在警示世人应如渭水般保持清白,远离贪婪与恶行。
“自洁怜他浊,凭谁吊屈平”两句,诗人表达了对自身清白的珍惜和对屈原的敬仰之情。面对世间的污浊,诗人自洁自守,同时对历史上坚持正义、不畏强权的屈原表示深切的敬意和缅怀。这两句不仅深化了主题,也体现了诗人高尚的人格魅力和对理想境界的不懈追求。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石泉的描绘,展现了诗人对自然美的欣赏、对个人品格的坚守以及对历史人物的崇敬,语言清新自然,情感真挚深沉,是一首富有哲理意味的佳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