弱葛缘霄路,陵苕拂佩环
出处:《忆十岁时尝从先子入武夷山》
明 · 薛始亨
小时如梦里,官舫泊名山。
弱葛缘霄路,陵苕拂佩环。
峰殊三十六,水竟九重湾。
手泽成龙杖,仙源渺莫攀。
弱葛缘霄路,陵苕拂佩环。
峰殊三十六,水竟九重湾。
手泽成龙杖,仙源渺莫攀。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诗人回忆十岁那年跟随父亲游览武夷山的情景,充满了对童年时光和自然美景的怀念。首句“小时如梦里”,以梦境比喻幼时的记忆,既表达了对过往时光的模糊感,也暗示了记忆中的美好与神秘。接着,“官舫泊名山”描绘了乘坐官船到达名山的场景,营造出一种庄重而神圣的氛围。
“弱葛缘霄路,陵苕拂佩环”两句,运用了生动的意象,弱葛(一种藤本植物)沿着山路蜿蜒而上,仿佛是通往天际的道路;陵苕(一种草本植物)则轻轻拂过佩戴的玉环,象征着自然界的和谐与美好。这两句不仅描绘了山中植物的生长状态,也暗喻了人与自然的和谐共处。
“峰殊三十六,水竟九重湾”则展示了武夷山的壮丽景色,三十六峰各具特色,九重湾的水流曲折蜿蜒,展现了山水之美。这里不仅赞美了自然景观的多样性与复杂性,也隐含了探索与发现的乐趣。
最后,“手泽成龙杖,仙源渺莫攀”两句,通过“龙杖”这一意象,表达了对古代传说中仙人所使用的法器的向往,同时也暗示了对神秘仙境的追寻。然而,“渺莫攀”则表达了这种追求的不可得,既有对过去时光的怀念,也有对现实世界的清醒认识。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细腻的描写和丰富的意象,展现了诗人对童年时期与自然亲密接触的美好回忆,以及对自然之美的深刻感悟,同时也蕴含了一种对过去时光的怀念和对现实世界的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