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处难忘酒,天心渴太平
出处:《何处难忘酒十首 其二》
宋 · 王令
何处难忘酒,天心渴太平。
焚山急贤出,拔草恶奸生。
议尽刍荛口,歌回雅颂声。
此时无一盏,何以快舆情。
焚山急贤出,拔草恶奸生。
议尽刍荛口,歌回雅颂声。
此时无一盏,何以快舆情。
注释
难忘:难以忘记。天心:上天的意愿,比喻天下人的共同愿望。
贤:有德有才的人。
拔草:比喻清除坏人。
刍荛:割草砍柴的人,引申为普通百姓的意见。
雅颂:古代的高雅诗歌。
舆情:公众的情绪或舆论。
翻译
哪里都忘不掉美酒,只因渴望天下太平。焚烧山林是为了逼迫贤才显现,清除杂草是为了铲除邪恶滋生。
各种意见在众人的话语中流淌,高尚的诗歌回荡在耳边。
在这个时候如果没有一杯酒,如何能抚慰大众的心愿。
鉴赏
这首诗是宋代诗人王令的作品,名为《何处难忘酒十首(其二)》。从内容来看,这是一首表达对美好时光和理想生活怀念之情的诗句。
“何处难忘酒”一句直接抒发了主题,即在何处能忘记那些美好的饮酒时光。接着,“天心渴太平”则透露出诗人对于一个太平盛世的向往,表达了对和平生活的渴望。
“焚山急贤出,拔草恶奸生”两句描绘了一幅理想社会图景,其中“贤”指的是德才兼备的人,“奸”则是指那些邪恶之人。在这里,诗人表达了希望善良者能够迅速出现,而邪恶之人则应被消除的愿望。
“议尽刍荛口,歌回雅颂声”两句展示了诗人对于理想社会中人们高尚谈论和美好歌唱的情景。这里,“刍荛”指的是高洁的话语,而“雅颂”则是指那些优美的赞美之声。
最后,“此时无一盏,何以快舆情”两句则表达了诗人在现实中缺乏美好生活的情况下,如何通过想象来满足自己对于理想生活的情感寄托。在这里,“一盏”可能指的是一个小小的灯火,象征着一点点希望或安慰,而“舆情”则是指那些乘坐车辆出行时所产生的情感联想。
总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理想生活的追求和现实生活的比较,展现了诗人对于美好事物的无限向往和深切怀念。同时,它也反映出了宋代文人对于社会理想和个人情感的复杂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