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风萧飒兮白露下,岂不日月兮照我下土
出处:《孙氏女哀词三章 其三》
宋 · 罗椅
秋风萧飒兮白露下,岂不日月兮照我下土。
持此白头兮言归何所,默已不堪兮哭微更苦。
儿孙为吾一恸兮万万古。
持此白头兮言归何所,默已不堪兮哭微更苦。
儿孙为吾一恸兮万万古。
注释
秋风:秋天的寒风。萧飒:凄凉、肃杀。
白露:清晨的露水。
岂:难道。
日月:太阳和月亮。
下土:人间大地。
持:握着。
白头:白发,象征年老。
言归:说要回去。
何所:何处。
默已不堪:沉默中难以承受。
哭微更苦:哭泣更加痛苦。
儿孙:子孙后代。
一恸:极度悲痛。
万万古:永远、无尽。
翻译
秋风凄凉啊白露降,如同日月照人间。手持白发啊归向何处,沉默中悲伤更甚,哭泣更加苦涩。
子孙为我悲痛啊,这痛苦绵延万世。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秋季凄凉的景象,"秋风萧飒兮白露下",以秋风和白露渲染出一种悲凉的氛围。诗人感叹时光如日月流转,却未能照亮自己在世间的困境,"岂不日月兮照我下土",表达了对命运无常的无奈。接着,诗人述说自己的老迈和孤独,"持此白头兮言归何所",流露出对归宿的迷茫和对未来的绝望。
"默已不堪兮哭微更苦",诗人无声的哭泣比言语更能表达内心的痛苦,而儿孙的痛哭则象征着家族的悲哀延续至遥远的未来,"儿孙为吾一恸兮万万古"。整体来看,这是一首表达人生无常、老年孤独以及家族哀痛的挽歌,情感深沉,富有感染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