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道剚刀羊可食,土城留种羊胫骨
当道剚刀羊可食,土城留种羊胫骨。
四围筑垣闻杵声,羊子还从胫骨生。
青草丛抽脐未断,马蹄踣铁绕垣行。
羊子跳踉却在草,鼠王如拳不同老。
饫肉筵开塞馔肥,裁皮褥作书林宝。
南州侠客遇西人,昔得手褥今无伦。
君不见冰蚕之锦欲盈尺,康洽年来贫不贫。
鉴赏
这首元代诗人吴莱的《西域种羊皮书褥歌寄李仲羽》以奇特的想象和生动的语言,描绘了一幅充满异域风情的画面。诗中通过“波斯谷”、“神夜语”、“牧羊”等元素,构建了一个神秘而富有异国情调的世界。
首句“波斯谷中神夜语”,便将读者带入了一个充满神秘色彩的场景,仿佛在夜晚,波斯谷中传来神灵的低语,引人遐想。接着,“波斯牧羊俱杂虏”则点明了故事发生的地点和背景,暗示着这里不仅有波斯的牧羊人,还有其他民族混杂其中,营造出一种多元文化的氛围。
“当道剚刀羊可食,土城留种羊胫骨”两句,形象地描绘了羊群的生活状态和命运,一方面表现了生存的艰难,另一方面也暗示了人类对自然界的利用与改造。接下来,“四围筑垣闻杵声,羊子还从胫骨生”则展现了生命的循环与再生,即使在艰苦的环境中,生命的力量依然顽强。
“青草丛抽脐未断,马蹄踣铁绕垣行”两句,进一步描绘了草原上的景象,青草丛生,生机勃勃,马蹄踏过,铁蹄声与自然的和谐共存,展现出一幅宁静而又充满生命力的画面。
“羊子跳踉却在草,鼠王如拳不同老”则通过对比,强调了生命的多样性和复杂性,羊子在草地上跳跃,而鼠王虽小,却有着不同于老年的活力与智慧。
最后,“饫肉筵开塞馔肥,裁皮褥作书林宝”两句,将话题转向了物质生活与文化传承,筵席上丰盛的食物,以及用羊皮制成的书籍,象征着物质的丰富与知识的积累,是文明进步的标志。
“南州侠客遇西人,昔得手褥今无伦”则表达了对文化交流的期待,南州的侠客遇到了西方人,过去的手工羊皮褥子如今已无法比拟,暗示了东西方文化的交流与融合,以及对新事物的渴望。
整首诗以独特的视角和丰富的想象力,展现了异域风情与文化交融的主题,既有对自然与生命的赞美,也有对文明进步的向往,是一首富有深意的作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