归来具封奏,直上请长缨
出处:《送路拯北游》
宋 · 李觏
六月地欲赤,驱车河朔行。
王师备戎狄,游子念功名。
尽识山川险,深穷彼我情。
归来具封奏,直上请长缨。
王师备戎狄,游子念功名。
尽识山川险,深穷彼我情。
归来具封奏,直上请长缨。
拼音版原文
注释
地欲赤:形容六月天气炎热,土地仿佛要变红。河朔:黄河以北的地区。
王师:朝廷的军队。
游子:指离家在外的人。
功名:指功勋和名声。
山川险:形容地理环境的艰险。
彼我情:指人与人之间的关系或情感。
封奏:密封的奏章,向朝廷报告。
长缨:古代的一种长绳,象征着请缨杀敌的决心。
翻译
六月大地即将变得炽热,我驾车前往河朔地区。朝廷军队严阵以待外敌,游子心中挂念建功立业。
沿途尽知山川之险峻,深入理解你我之间的感情。
归来后详尽陈述所见所闻,直接请求披挂长缨立功疆场。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位军事将领在六月炎热季节踏上战场的情景。"六月地欲赤,驱车河朔行"两句生动地勾勒出夏日的炙热和将军们奔赴战场的情形,其中“河朔”指的是边疆地区,这里的描写展示了北方边陲的荒凉与战争的紧张气氛。"王师备戎狄,游子念功名"表明了士兵们为了国防和个人荣誉而战斗的心境。
接下来的“尽识山川险,深穷彼我情”则透露出诗人对这片土地的了解以及他内心深处的情感。这里,“山川险”可能是指战场的地理环境复杂多变,而“彼我情”则可能暗示着战争中的孤独和思乡之情。
最后两句“归来具封奏,直上请长缨”,描绘了将领返回后准备向皇帝汇报战果,并且请求延长自己指挥作战的权力。"具封奏"意味着正式的文书报告,而"直上请长缨"则透露出将军希望能够继续在前线发挥作用,展现了他对战争的责任心和忠诚。
整首诗通过对自然景象和人情世态的描写,传达了一种深沉而又复杂的情感与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