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国学网>诗词大全>诗句大全>东家击鲜大作社,西家酒熟携满觚全文

东家击鲜大作社,西家酒熟携满觚

出处:《耕乐吟二首
明 · 贝琼
南村北村喧仆姑,一雨已苏百草枯。
青稻如云不见涂,木龙三伏閒在隅。
检源之乐人间无,阿翁哺雏妻饷夫。
生来不作章句儒,但拟百斛量明珠。
东家击鲜大作社,西家酒熟携满觚
诏书昨日五门下,天子尽赐今年租。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明代江南农村的农耕生活场景,充满了浓厚的生活气息和田园风光。诗人以生动的语言展现了农民们辛勤耕耘的景象,以及丰收后的喜悦与闲适。

首句“南村北村喧仆姑”,以“喧”字形象地描绘了农忙时节村庄的热闹景象,农人们忙碌的身影和欢声笑语交织在一起,展现出一幅生机勃勃的乡村画卷。“一雨已苏百草枯”则通过一场及时雨后百草复苏的景象,暗示了农事的顺利进行和丰收的希望。

接着,“青稻如云不见涂”一句,用“如云”的比喻,形象地描绘了稻田的广阔与丰茂,稻穗如同云朵般密集,预示着丰收的前景。“木龙三伏閒在隅”则巧妙地将农具与季节联系起来,木制的农具在夏日的角落里静静地等待着再次被使用,体现了农具与农事的紧密关系。

“检源之乐人间无”表达了诗人对农耕生活的赞美,认为这种源自自然、与土地紧密相连的快乐是世间其他事物所无法比拟的。“阿翁哺雏妻饷夫”描绘了一幅温馨的家庭画面,老翁喂养幼鸟,妻子为外出劳作的丈夫准备食物,体现了家庭间的关爱与支持。

“生来不作章句儒,但拟百斛量明珠”则是诗人对自己身份的自谦,同时也表达了对农人智慧的肯定,认为他们虽不以读书为业,却能像珍视明珠一样珍惜土地和劳动成果。

最后,“东家击鲜大作社,西家酒熟携满觚”描绘了丰收后的庆祝场景,东家宰杀新鲜的鱼肉举办社祭,西家则携带着满满的酒杯前来参加,共享丰收的喜悦。“诏书昨日五门下,天子尽赐今年租”则点明了朝廷对农民的关怀,通过减免赋税的方式给予农民实际的帮助,体现了古代社会中君民之间的和谐关系。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农村生活的细腻描绘,展现了农耕文化的魅力,以及人与自然和谐共处的美好图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