顽童不用催人饭,每食焉知愧尔曹
宋 · 郑刚中
灶下釜声成菜糁,阶前日影上蒲萄。
顽童不用催人饭,每食焉知愧尔曹。
顽童不用催人饭,每食焉知愧尔曹。
注释
灶下:厨房。釜:大锅。
声:声音。
成:变为。
菜糁:炒菜的碎末。
阶前:台阶前。
日影:阳光。
蒲萄:葡萄。
顽童:淘气的孩子。
催:催促。
人饭:别人的饭。
每食:每次吃饭。
愧尔曹:对你们感到惭愧。
翻译
厨房里的锅声炒出饭菜香,台阶前的日光洒在葡萄藤上。顽皮的孩子无需催促就吃饭,他们每次进食时又怎能不感到羞愧呢。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日常生活场景,通过细腻的观察和生动的描绘,展现出诗人对日常琐事的独特感悟。首句“灶下釜声成菜糁”,形象地刻画了厨房里烹饪的情景,锅中的食物煮沸,发出咕嘟声,化为可口的饭菜。次句“阶前日影上蒲萄”,则将视线转向室外,阳光透过葡萄架,洒在台阶上,暗示着时间的流逝。
诗人接着写到“顽童不用催人饭”,这里的“顽童”可能是指家中活泼的孩子,他们无需大人催促,自然知道该吃饭的时间。这句流露出诗人对孩童天性的赞赏,以及对家庭和谐生活的满意。最后一句“每食焉知愧尔曹”,诗人以反问的方式表达,孩子们在享受美食时,是否能体会到大人的辛勤付出,是否有所感激,暗含了对教育和感恩的思考。
整首诗语言朴素,情感真挚,通过寻常生活细节,寓含深意,体现了宋代理学家郑刚中对于家庭、亲情和教育的重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