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年簿领催衰白,一笑江山发醉红
十年簿领催衰白,一笑江山发醉红。
闻道赋诗临北固,未应举扇向西风。
叩头莫唤无家客,归扫岷峨一亩宫。
拼音版原文
注释
奇逸:奇特超凡。敬通:人名。
慷慨:大方、仗义。
怜翁:同情老人。
簿领:文书工作,官场琐事。
催衰白:加速衰老。
发醉红:脸颊泛红如酒醉。
赋诗:写诗。
临北固:在北固山。
举扇:持扇驱赶。
西风:秋风。
叩头:磕头请求。
无家客:流浪者。
岷峨:四川地区,包括岷江和峨眉山。
一亩宫:自家的小屋,代指故乡。
翻译
这位奇特而博学的老者名叫敬通,谁能慷慨解囊来帮助他?十年的文书劳碌使他容颜衰老,但在美景中一笑,脸颊又泛起了醉人的红晕。
听说他在北固山吟诗作赋,面对秋风并未放下扇子(暗示不屈之意)。
恳求你们不要叫我流浪之人,让我回归故乡,清理岷峨间的家园。
鉴赏
这首诗是北宋时期著名文学家、政治家苏轼(字子瞻,号东坡)的作品。从诗的内容来看,它反映了作者在某个时刻的心境和情感体验,以及他对友人林子中的一种深厚的情谊。
"奇逸多闻老敬通,何人慷慨解怜翁。" 这两句表达了苏轼对于朋友的赞美之辞。"奇逸"指的是不普通、有特立独行之处的品格,而"老敬通"则形容这位朋友的德高望重,受到人们尊敬。而后面两句则是说,在众多慷慨解人之士中,这位朋友尤为特殊,他能够理解和怜悯他人的苦恼。
"十年簿领催衰白,一笑江山发醉红。" 这两句描绘了诗人的生活状态与心境。"十年簿领"意味着长时间的官职生涯,而"催衰白"则表现出岁月匆匆,头发已经开始斑白。这一句透露出诗人对时光流逝的感慨。而下一句中的"一笑江山发醉红"则是说,即便是在这种心境之中,一份超脱世俗的豁然开朗,也能让他感到如同醉酒一般,对眼前的自然景观——江山,产生了一种醉人的感觉。
"闻道赋诗临北固,未应举扇向西风。" 这两句可能是在描述诗人某次的行迹。在临近北固时,他听说了赋诗的消息,但并没有立即行动去追随那股文学的潮流,也许是因为他不想随波逐流,而是保持自己的独立性和艺术追求。
"叩头莫唤无家客,归扫岷峨一亩宫。" 这两句则充满了诗人的自嘲与超脱感。他在叩头作揖时,不愿被人称呼为没有固定居所的游客,而是选择归隐于岷山之中,在一片简陋的小屋里安顿自己的心灵。
整首诗体现了苏轼深厚的人格魅力、豁达的情怀以及他对自然和文学生活的热爱。通过这几句简练而富有意境的话语,读者仿佛能感受到诗人在不同情境下的内心世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