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老废读书,无意游管城
出处:《赠笔工柳之庠》
宋 · 王之道
我昔丞历阳,好笔得柳生。
维时习治久,群盗方纵横。
生售数毛颖,一一简择精。
作字可人意,为我供笔耕。
不知二十年,天下乃复平。
尔贫技不售,我困功无成。
布衫负箬笠,羸然过柴荆。
我老废读书,无意游管城。
千钱与斗米,聊尔饷此行。
归家饱妻子,一笑嘲彭亨。
维时习治久,群盗方纵横。
生售数毛颖,一一简择精。
作字可人意,为我供笔耕。
不知二十年,天下乃复平。
尔贫技不售,我困功无成。
布衫负箬笠,羸然过柴荆。
我老废读书,无意游管城。
千钱与斗米,聊尔饷此行。
归家饱妻子,一笑嘲彭亨。
拼音版原文
注释
丞:古代官职,县令。柳生:指柳公权,唐代著名书法家。
维时:当时。
群盗:众多盗贼。
毛颖:毛笔的代称。
简择:精心挑选。
斗米:古代容量单位,一斗等于十升。
彭亨:形容人肥胖的样子。
翻译
我当年在历阳做官,喜好书法得益于柳公的风格。那时政务繁忙已久,盗贼横行,社会动荡。
他售卖自己几支精选的毛笔,每一只都精心挑选。
他的字写得让人满意,为我提供了许多写字的工具。
不知不觉已过去二十年,天下终于太平。
你因技艺不佳而贫穷,我则因努力无果而困顿。
背着布衣,戴着斗笠,瘦弱地走过简陋的门庭。
我年老不再读书,失去了游历笔墨之城的兴趣。
我给你一千钱或一斗米,只当作这次出行的微薄资助。
回家后让妻儿吃饱,我们一起笑着调侃生活的艰难。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诗人年轻时在历阳的生活情景,表达了对书法艺术的热爱以及对社会动荡不安的担忧。诗中提到“好笔得柳生”,显示了诗人对书法材料的挑选和对书法艺术的追求。"维时习治久,群盗方纵横"则反映出当时社会动乱、盗贼横行的情况。
在下片,诗人感慨地回顾二十年来的变化,从“不知二十年,天下乃复平”可以看出历史的轮回和个人命运的无常。接着,“尔贫技不售,我困功无成”表达了诗人对自己书法技艺未能得到认可与成功的感慨。
最后几句“布衫负箬笠,羸然过柴荆。我老废读书,无意游管城。千钱与斗米,聊尔饷此行。归家饱妻子,一笑嘲彭亨”则描绘了诗人晚年贫困的生活状态,以及对简单生活的满足和对过去功业的淡然态度。这首诗不仅展示了诗人的书法情怀,更反映了他对社会、历史和个人命运的深刻感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