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国学网>诗词大全>诗句大全>柳条欲织画檐丝,花枝为写疏帘影全文

柳条欲织画檐丝,花枝为写疏帘影

出处:《江南春二首
明 · 李流芳
锦绷簇簇东园笋,宿雨初收池面静。
柳条欲织画檐丝,花枝为写疏帘影
寒食风来山店冷,辘轳声杳胭脂井。
山前日暮鸟衔巾,绣陌香泥闇曲尘。
莺声迟,花信急,裛露穿花罗袖湿。
常恐春归欢不及,飞红尽处千林碧。
不见花洲旧吴邑,洲上要离冢犹立。
杨花满洲生绿萍,百年易度胡营营。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江南春天的美景与淡淡的哀愁。首句“锦绷簇簇东园笋”,以“锦绷”比喻竹笋的密集与生机勃勃,展现了一片生机盎然的东园景象。接着,“宿雨初收池面静”,通过“宿雨”和“池面静”描绘出雨后池塘的宁静之美。

“柳条欲织画檐丝,花枝为写疏帘影”,运用拟人手法,将柳条比作织丝,花枝比作书写,生动地展现了柳条随风轻摆、花影在疏帘上的投射,营造出一幅细腻而富有诗意的画面。

“寒食风来山店冷,辘轳声杳胭脂井”,寒食节的清冷之风吹过山间小店,井边的辘轳声渐渐消失,营造出一种幽静而又略带凄凉的氛围。这里通过“胭脂井”的典故,增添了几分历史的厚重感。

“山前日暮鸟衔巾,绣陌香泥暗曲尘”,描绘了日落时分,山前鸟儿衔着羽毛飞过的场景,以及绣花小径上弥漫的香气与泥土的痕迹,展现出一种自然与人文和谐共存的美好画面。

“莺声迟,花信急,裛露穿花罗袖湿”,莺啼声中透露出一种悠闲与缓慢,而花信(指报春的花信风)却显得急促,罗袖被露水打湿,既表现了春天的湿润,也暗示了时光的流逝。

“常恐春归欢不及,飞红尽处千林碧”,表达了诗人对春天短暂的感慨,害怕春天匆匆离去,来不及享受它的美好,最后以“飞红尽处千林碧”收尾,预示着春天虽逝,但生机依旧,充满了希望。

“不见花洲旧吴邑,洲上要离冢犹立”,转而抒发对历史的追忆,提到花洲上的吴邑与要离墓,既有对过往的怀念,也有对英雄故事的敬仰。

“杨花满洲生绿萍,百年易度胡营营”,以杨花满洲、绿萍生长,象征时间的流逝与世事的变迁,百年光阴如白驹过隙,胡马营营,世事纷扰。

整首诗通过对江南春景的细腻描绘,融合了自然之美、历史之思与人生感慨,展现了诗人对春天、历史与人生的独特感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