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国学网>诗词大全>诗句大全>峤云侵寺吐,汀月隔楼新全文

峤云侵寺吐,汀月隔楼新

出处:《送杭州姚员外
唐 · 顾非熊
浙江江上郡,杨柳到时春。
堑起背城雁,帆分向海人。
峤云侵寺吐,汀月隔楼新
静理更何事,还应咏白蘋。

拼音版原文

zhèjiāngjiāngshàngjùnyángliǔdàoshíchūn
qiànbèichéngyànfānfēnxiànghǎirén

qiáoyúnqīntīngyuèlóuxīn
jìnggèngshìháiyìngyǒngbáipín

注释

浙江:地名,指浙江江面。
郡:古代行政区划单位。
杨柳:春天的象征,柔弱而生机勃勃。
堑:沟渠,这里指河岸。
背城:城墙后方。
雁:大雁,秋季南迁的鸟类。
帆:船上的帆。
海人:出海的人。
峤云:山峰上的云雾。
汀月:水边的月亮。
楼:建筑物。
理:道理,此处指心境。
白蘋:植物名,白色浮萍,常用于象征清雅之境。

翻译

在浙江的江面上,春天来临杨柳依依。
城墙背后的河岸上,大雁南飞,船帆分向大海的行人。
山峰上的云雾缭绕着寺庙升起,湖边的月光映照在新楼之上。
在这宁静的环境中还能做些什么呢?或许应该吟咏白蘋花。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江南春景图。"浙江江上郡,杨柳到时春"表达了诗人对春天的喜悦和自然界生机勃勃的赞美。杨柳是春天的象征,它的出现预示着季节的更迭。

"堑起背城雁,帆分向海人"一句中,"堑起"指的是长城,而"背城雁"则暗示了边塞之远。"帆分向海人"描绘了一幅远行者扬帆远离的画面,表达了诗人对远方朋友的思念。

"峤云侵寺吐,汀月隔楼新"一句中,"峤云"给人以神秘感,"侵寺吐"则是说云雾缭绕于古寺之中。"汀月"指的是水边的明月,而"隔楼新"则表现了诗人的孤独和对月光的感受。

最后两句"静理更何事,還應咏白蘋",表达了一种超脱世俗、归于自然的心境。"静理"意味着心境平静,而"更何事"则是说除了欣赏大自然之外,没有什么其他的事情需要去做。"还应咏白蘋"中,“咏”意为吟诵或歌咏,"白蘋"指的是荷花,这里代表着清新的生活态度和诗人对美好事物的赞美。

总体来说,这首诗通过描绘江南春色的各个方面,表达了诗人对远方朋友的思念以及他个人对自然美景的欣赏和归宿之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