岂无雕刻者,贵此成天性
出处:《咏瓢》
唐 · 张说
美酒酌悬瓢,真淳好相映。
蜗房卷堕首,鹤颈抽长柄。
雅色素而黄,虚心轻且劲。
岂无雕刻者,贵此成天性。
蜗房卷堕首,鹤颈抽长柄。
雅色素而黄,虚心轻且劲。
岂无雕刻者,贵此成天性。
拼音版原文
翻译
美酒斟满葫芦瓢,淳厚本色相互辉映。蜗牛壳般的葫芦卷起头部,鹤颈般的长柄抽出显现。
葫芦外表素雅微黄,内心空虚却轻盈坚韧。
难道没有经过雕琢的,贵在它保持了自然的本质。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古朴自然的生活画面,通过对美酒和瓢器的描述,展现了诗人对简单、纯净生活的向往与赞美。
“美酒酌悬瓢,真淳好相映。”开篇即用鲜明的笔触描绘出美酒与瓢器相得益彰的景象。瓢器是古代农民收集和运送水果、粮食等物品的工具,用它来酌酒,不仅实用,也显得淳朴自然,充满生活的气息。
“蜗房卷堕首,鹤颈抽长柄。”这两句诗通过对瓢器形态的细致描写,突出了其原始、纯粹的特点。蜗牛在瓢上形成的蜗房,如同自然界赋予瓢的一种装饰,而“堕”字则暗示了瓢器经过岁月的洗礼,有了一种天然的沧桑感。鹤颈形状的长柄,更增添了一份古朴之美。
“雅色素而黄,虚心轻且劲。”这里的“雅色”指的是瓢器那样的质朴无华,而“素而黄”则可能是描述瓢器随着时间的流逝,颜色由最初的素白逐渐变得微黄,显得更加温润。虚心轻且劲,则是对瓢器结构的赞美,它不仅外观上有其独特之处,在实用性上也同样出众。
“岂无雕刻者,贵此成天性。”最后两句诗表达了诗人对于这种自然、原始风格的瓢器的珍视。虽然现代社会可能更追求精致的工艺和装饰,但诗人却认为这些不经雕琢的瓢器,它们保留了最为本真的天性,是最值得珍贵的。
总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瓢器的描写,传达了诗人对于自然、原始生活美的欣赏,以及对现代过度装饰和雕琢风格的反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