病眼看花似梦中,可堪红紫半成空
出处:《春晚舟行 其二》
宋 · 李弥逊
病眼看花似梦中,可堪红紫半成空。
一年三月春馀几,枕上那闻昨夜风。
一年三月春馀几,枕上那闻昨夜风。
注释
病眼:形容因病而视力模糊或心情低落。似梦中:比喻眼前景象如同梦幻般不真实。
可堪:忍受得住,承受得起。
红紫半成空:形容花朵凋零,只剩一半的色彩。
一年三月春馀几:指春季已过,只剩下三月。
枕上:躺在床上。
那闻:怎能听到。
昨夜风:指夜晚的风声。
翻译
病弱的眼睛看花仿佛在梦境中,怎能忍受花色半凋零的景象。春天已经过去大半,只剩下三月,躺在床上怎能再听见昨晚的风声呢。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个病中人士在春日对花的感受和夜晚听闻风声的情境。"病眼看花似梦中"一句表达了诗人因病痛而视力模糊,看到的花朵宛如梦境,一种不真实的美好。这也暗示了诗人对现实与幻想界限的感慨。
接着的"可堪红紫半成空"则更深化了这种感受,尽管眼前的景色依旧鲜艳,但在病中的眼睛看来,却如同即将消逝一般,这里"可堪"表达了一种无奈与叹息,同时也反映出诗人对春色的珍视和留恋。
第三句"一年三月春馀几",诗人通过设问的方式表达了对春天流逝的感慨。"一年的春天"在这里被缩减为"三月",突显了时间短暂,而"春馀几"则更深化了这种无常与易逝之感。
最后一句"枕上那闻昨夜风",诗人在病中躺卧之时,听到了夜晚的风声。这不仅是对声音的一种描写,更是对自然界连续性和生命流动性的感受。这个细节增添了诗歌的情境,强化了诗人的内心体验。
总体而言,这首诗通过诗人在病中对于春色的观察与感悟,展现了对美好但又短暂的自然界的深刻理解和个人情感的流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