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冠常苦饥,迎客羞破袂
瘴花已繁红,官柳犹疏细。
斜川二三子,悼叹吾年逝。
凄凉罗浮馆,风壁颓雨砌。
黄冠常苦饥,迎客羞破袂。
仙山在何许,归鹤时堕毳。
崎岖拾松黄,欲救齿发弊。
坐令禅客笑,一梦等千岁。
栖禅晚置酒,蛮果粲蕉荔。
齐厨釜无羹,野饷篮有蕙。
嬉游趁时节,俯仰了此世。
犹当洗业障,更作临水禊。
寄书阳羡儿,并语长头弟。
门户各努力,先期毕租税。
注释
断桥:被雨水冲断的桥。胜践:美好的足迹。
脱屦:脱下鞋子。
小揭:小路。
瘴花:南方湿热气候下的花朵。
官柳:官道旁的柳树。
斜川二三子:指朋友。
悼叹:哀叹。
罗浮馆:地名,可能指寺庙或住所。
风壁颓雨砌:风雨侵蚀的墙壁。
黄冠:指僧人的头巾。
羞破袂:衣衫破旧。
归鹤:归来的仙鹤。
毳:鸟羽。
崎岖:山路不平。
松黄:松脂。
齿发弊:牙齿脱落,头发稀疏。
禅客:修禅的人。
蛮果:热带水果。
蕉荔:香蕉和荔枝。
齐厨:家中的厨房。
野饷:野外的食物。
嬉游:游玩。
俯仰:生活起居。
业障:佛教中指过去的罪业。
临水禊:古代的一种祭祀活动。
阳羡儿:阳羡地方的孩子。
长头弟:兄弟之一。
门户:家庭。
租税:赋税。
翻译
断桥阻隔了美好的足迹,我脱下鞋子欢喜地踏入小径。疫病之花已开得繁盛,官道旁的柳树还稀疏而细弱。
斜川的朋友们,感叹我的岁月流逝。
罗浮馆中充满凄凉,风雨侵蚀着墙壁和台阶。
我常为饥饿所困,穿着破烂衣衫接待客人。
仙山究竟在哪里?归来的鹤偶尔掉落羽毛。
我在崎岖山路拾取松脂,希望能延缓衰老。
这让我让禅者嘲笑,如同一场千年的梦。
夜晚禅定后设宴,热带水果如香蕉荔枝丰富。
家中厨房没有佳肴,野外篮子里只有蕙草。
我们尽情游玩,享受时光,直到生命的尽头。
还要洗净尘世的烦恼,举行临水的祭祀仪式。
写信给阳羡的孩子们,也告诉长头弟弟。
各自努力,尽快完成赋税的缴纳。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诗人与友人共同游历的画面。从“断桥隔胜践,脱屦欣小揭”可以感受到诗人对自然景观的细腻描写,同时也流露出一种超然物外的情怀。
“瘴花已繁红,官柳犹疏细”中的“瘴花”指的是野花,而“官柳”则是园中修剪过的柳树,这两者的对比生动地展现了自然与人工之间的差异,也许在诗人心中,自然万物更具吸引力。
“斜川二三子,悼叹吾年逝”中的“斜川”可能是指特定的水名,而“二三子”则是一种数量的表达方式,表示不多。这里诗人感慨时光流逝,表现出对生命短暂的感悟。
接下来的“凄凉罗浮馆,风壁颓雨砌”则是对环境氛围的描绘,“黄冠常苦饥,迎客羞破袂”中的“黄冠”可能指的是道士,他们往往生活清贫,所以“常苦饥”,而“迎客羞破袂”则表达了一种谦和的接待之情。
“仙山在何许,归鹤时堕毳”中,“仙山”象征着理想中的美好之地,而“归鹤时堕毳”则可能指的是一种时间的流逝感或是对某种事物的期待。
“崎岖拾松黄,欲救齿发弊”这里“拾松黄”可能是指采集到了黄色的松实,而“欲救齿发弊”则是一种希望挽救衰败之意。
“坐令禅客笑,一梦等千岁”中的“坐令”可能是指某种情况下的座谈会,“禅客”则是佛教僧侣的别称,这里表达了一种超脱世俗,达到一梦千年境界的情怀。
“栖禅晚置酒,蛮果粲蕉荔”这里描写了诗人与友人的饮宴场景,其中“栖禅”可能是指特定的居所或状态,“蛮果”等则是当地的水果,这些都表现出一种闲适自在的情态。
“齐厨釜无羹,野饷篮有蕙”中,“齐厨釜无羹”可能是在描述饮食简单的情况,而“野饷篮有蕙”则是对田园生活的一种描绘,这些都透露出一种对平凡生活的向往。
“嬉游趁时节,俯仰了此世”中,“嬉游”表现出诗人轻松愉快的情态,而“俯仰了此世”则是一种对世事的总体看法,既有感慨又带有一丝超脱。
最后,“犹当洗业障,更作临水禊”表达了一种宗教修行的心愿,即希望通过宗教仪式来洗净心灵中的污垢。同时,“寄书阳羡儿,并语长头弟”则是对远方亲人或友人的思念之情。
这首诗通过对自然景观的细腻描写,展现了诗人对于生命、时间、宗教信仰等主题的深刻感悟,同时也流露出一种超脱世俗,追求心灵净化与精神寄托的情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