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来无复长安梦,昨夜还惊入紫宸
出处:《壬子元日书怀》
明 · 邓云霄
微雨蒸霞似曲尘,山城含暖早知春。
谁移北斗迎新历?偶遇东风识故人。
楚客三年淹旅服,湘江万里老波臣。
年来无复长安梦,昨夜还惊入紫宸。
谁移北斗迎新历?偶遇东风识故人。
楚客三年淹旅服,湘江万里老波臣。
年来无复长安梦,昨夜还惊入紫宸。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诗人对时光流转、岁月变迁的感慨与思考。首联“微雨蒸霞似曲尘,山城含暖早知春”以细腻的笔触展现了春日的景象,微雨滋润着大地,霞光映照在湿润的空气中,仿佛细尘般轻柔,山城在温暖中早早感受到了春天的气息,营造出一种清新而生机勃勃的氛围。
颔联“谁移北斗迎新历?偶遇东风识故人”则转向对时间流逝和人际关系的思考。北斗星的移动象征着时间的流逝,诗人似乎在询问是谁将时间带走了,而偶遇东风则让人想起与老友重逢的情景,表达了对旧情的怀念和对时光易逝的感慨。
颈联“楚客三年淹旅服,湘江万里老波臣”进一步深化了这种情感。楚客,指流离在外的游子,这里用来形容诗人自己。三年的时间,他漂泊在外,穿着异乡的服饰,表达了长时间远离家乡的孤独与思念。湘江,源自湖南,是诗人可能曾经或即将前往的地方,老波臣则暗示了诗人作为一位长期在水上漂泊的人,饱经风霜,形象生动地描绘了诗人生活的艰辛与不易。
尾联“年来无复长安梦,昨夜还惊入紫宸”则是对过去梦想与现实的对比。长安,古代中国的首都,常被用来象征理想之地或权力中心,这里的“长安梦”可能代表了诗人曾经拥有的理想或追求。然而,随着岁月的流逝,这些梦想似乎已经不再,而“昨夜还惊入紫宸”则可能是诗人对某种意外或不期而至的机会或情境的描述,暗示了生活中的转折或新的开始,同时也透露出一丝惊喜与不安。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自然景象的描绘和对个人经历的反思,展现了诗人对时间、空间、人际关系以及内心情感的深刻感悟,既有对过往的怀念,也有对未来可能性的期待,充满了人生的哲思。